懷化市安全生產委員會2024年工作要點
發布時間:2024-03-27 17:42 信息來源:懷化市應急管理局
懷化市安委會2024年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和“安全守底行動”,進一步壓緊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嚴查密防重點行業領域風險隱患,不斷提高本質安全水平,堅決杜絕較大以上事故、壓減一般事故,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一、突出安全發展,壓緊壓實安全責任
1.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推動各縣市區、各有關單位將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黨委常委會會議、黨組(黨委)會議第一議題,作為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重要內容。推動將安全生產作為各級黨校主體班培訓重要內容,組織“關鍵少數”開展專題培訓,切實提升各級領導干部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能力。(市委辦公室、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安委會各成員單位分工負責,各縣市區組織落實;以下各項均需各縣市區負責,不再表述)
2.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鏈條。推動“黨政同責”責任落實,細化完善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職責清單和年度任務清單并落實到位,推動各級安委會主要負責同志定期研究解決安全生產突出問題。推動各有關部門嚴格落實“三管三必須”責任,建立完善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責任鏈,盯住“一件事”厘清全鏈條、各環節監管責任,堅決杜絕“只管合法、不管非法”等問題;按照“誰主管誰牽頭、誰為主誰牽頭、誰靠近誰牽頭”原則,及時明確職能交叉和氫能等新業態新風險安全監管責任分工。(市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分工負責)
3.健全完善考核巡查等工作機制。優化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考核辦法,落實季度考核措施。強化結果運用,將2024年度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考核結果同績效考核、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掛鉤。健全“多通報、多發督促函、多暗訪”工作機制,強化警示通報、約談曝光、掛牌督辦、督促整改和工作建議、提級調查等手段運用,理直氣壯推動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各成員單位內設安委會主任或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組長由單位主要負責同志擔任,細化內部責任分工,配齊建強工作力量。(市安委辦牽頭,市委組織部、市安委會各成員單位分工負責)
4.深入落實安全生產“八項機制”。將安全生產工作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過程,切實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全面推進“企業派駐、雙重預防、隱患上墻、專家服務、立體督導、舉報獎勵、掛牌督辦、警示約談”八項機制。(市安委辦牽頭,各負有監管職責行業部門配合)
二、突出治本攻堅,提高本質安全水平
5.專班統籌推進。按照國務院安委會和省安委會部署,以市安委會名義印發《懷化市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6年)》。推動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及時出臺方案,強化動員部署,細化年度工作目標,加強督促指導。市安委會辦公室成立工作專班,加大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力度,確保2024年各項任務落實到位。(市安委辦牽頭,市安委會各成員單位分工負責)
6.強化科技興安。持續加大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礦山、尾礦庫、建筑施工、粉塵涉爆、鋼鐵、鋁加工(深井鑄造)等行業領域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應用和升級改造。壯大安全應急產業,加大安全應急裝備在重點領域推廣應用。執行先進適用技術裝備推廣及淘汰落后安全生產工藝技術設備目錄,落實在用設備報廢標準,加快推進“小散亂”企業關閉、老舊化工生產裝置改造提升、尾礦庫閉庫銷號等工作,加大安全生產科技攻關力度。推進智能化標桿礦山建設,深入開展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水庫除險加固、鐵路平交道口改造、應急逃生出口和消防車通道打通等工程治理行動。(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隊等有關部門分工負責)
7.堅持依法治安。推廣運用聯合執法小分隊、異地交叉執法、“四不兩直”暗訪等方式,加大對無需審批備案但具有較大安全風險企業現場執法檢查力度,保持“打非治違”高壓態勢,從快從重嚴肅查處重大案件,對嚴重違法行為依法采取停產整頓、關閉取締、上限處罰、行業禁入、“一案雙罰”等措施。健全部門季度公布典型執法案例制度,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定期上報安全監管執法案例。(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市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分工負責)。對典型事故提級調查。加強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工作,嚴厲打擊事故瞞報遲報行為。(市安委辦牽頭,市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分工負責)。有關行業管理部門從行業規劃、產業政策、法規標準、行政許可等方面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定期研判行業安全形勢,運用檢查、通報、約談、教育培訓等方式開展行業安全管理,指導督促企事業單位落實安全責任。(負有安全管理責任的市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分工負責)
8.持續提升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質量。強化企業自查、行業互查、專家診查、警示片曝光“三查一曝光”舉措,深化重點行業領域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對照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規范事故隱患排查工作流程、提升排查整改質量,指導企業健全重大事故隱患自查自改常態化機制,督促各縣市區建立完善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督辦制度、負有安全監管職責有關部門審核把關銷號機制,及時消除重大事故隱患存量,建立舉一反三排查風險隱患的制度規定。運用全省重大事故隱患治理“一單四制”系統,健全重大事故隱患數據庫,建立健全分區域、分行業重大事故隱患統計分析機制。實施生產安全重大事故隱患責任倒查機制。進一步加強群眾身邊突出安全隱患整治,強化校園、醫院、燃氣、居民自建房、體育館、交通等行業領域安全管理,特別是針對群眾反映舉報的身邊安全隱患,開展跨部門聯合排查整治,強化責任倒查,守住群眾衣食住行、上學就醫等公共安全底線。(市安委會各成員單位分工負責)
9.持續開展督導和專家指導服務。市安委會常態化開展一季度一巡查、一考核、一曝光,分行業領域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督導。(市安委辦牽頭,負有安全管理責任的市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分工負責)。強化“專家查隱患”措施,指導各地區健全用好隱患排查專家庫,充分發揮行業專家、退休技安人員等作用,建強市縣兩級專兼職技術檢查員隊伍,進一步完善選拔聘用等工作。(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市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分工負責)
三、突出專項治理,狠抓重點行業領域監管
10.強化礦山安全監管。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實施防范遏制礦山領域重特大事故硬措施,強化安全班組建設,加快推進礦山“五化”建設,落實淘汰退出一批、整合重組一批、改造提升一批措施。嚴厲打擊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組織生產、盜采、超層越界開采、礦山事故瞞報及隱蔽工作面、遮擋探頭、拆除或破壞監測設施等違法違規行為。推進礦山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嚴格落實重大災害分區管理、區域治理、超前治理、工程治理措施,強化礦山地面“三堂一舍”達標合規建設和消防設施設備、井下應急救援設備安全管理。(市應急管理局牽頭,市公安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消防救援支隊分工負責)
11.強化消防安全監管。統籌推進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堅大整治行動、消防安全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和“安全守底行動”,推動消防治理向事前預防轉型。明確模糊地帶行業管理歸屬、出臺硬措施加強基層消防治理;緊盯城市居民住房小區、高層建筑、大型商業綜合體、倉儲物流中心等“大單位”,經營性自建房、家庭作坊、沿街店鋪等“小場所”,儲能電站、直播基地等“新業態”,城中村、連片村寨等“舊區域”,“廠中廠”“樓中樓”等“混合體”,以及醫院、學校、養老院等敏感場所,突出整治違法違規施工作業和生產經營、安全疏散條件不足、違規設置防盜網和廣告牌、違規使用易燃可燃裝修裝飾等違法行為,推動各行業部門分條線加強行業監管,嚴格開展消防監督執法,攻堅整治重大風險隱患。扎實推進消防宣傳“五進”,全面提升消防宣傳和培訓效能,部署實施消防基礎設施建設2年行動,提升公共消防設施保障能力。(市消防救援支隊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商務局、市文旅廣體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應急管理局、市郵政管理局等有關部門分工負責)
12.深化全市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持續推進燃氣老舊管道更新改造和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對使用燃氣的餐飲企業主要負責人開展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全覆蓋培訓。嚴格燃氣經營許可、氣瓶充裝許可審批及事中事后監管,嚴厲打擊涉燃氣違法違規行為,督促燃氣經營者按規定進行入戶安檢。深入開展氣瓶、壓力管道等涉燃氣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加大燃氣用具產品生產、流通、銷售等環節監督抽查力度。(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城管執法局、市消防救援支隊等有關部門分工負責)
13.強化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組織開展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消地協作”專項檢查督導,深化硝酸銨生產使用、硝化工藝、油氣儲存等重點企業專項治理與指導服務,加強化工企業異常工況處置和人員聚集安全風險防控,指導相關縣市區做好化工園區規范化建設及認定管理工作。(市應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有關部門分工負責)
14.強化煙花爆竹安全監管。深化煙花爆竹經營、儲存、運輸、燃放等全鏈條安全整治,嚴厲打擊非法違法行為,持續整治非法銷售、非法運輸和寄遞、產品假大空等頑瘴痼疾。(市應急管理局牽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郵政管理局、市交警支隊等有關部門分工負責)
15.強化道路、鐵路交通安全監管。繼續深化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和交通問題“頑瘴痼疾”整治工作,梯次組織開展重點車輛、重點違法行為集中整治行動,加強“兩客一危一貨一面”重點車輛等安全管理,嚴查“三超一疲勞”、大客車非法營運、貨車和農用車違法載人等違法行為,持續打擊非法改裝、“大噸小標”、常壓液體危險貨物罐車“大罐小標”等行為,督促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加強生產一致性管理,強化新生產車輛檢驗檢測管理。(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交通運輸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等有關部門分工負責)。持續推進鐵路沿線環境安全治理,加強公鐵水并行地段異物侵限、沿線涉鐵施工安全管理,大力推行異物侵限等監測系統應用。(市委政法委、市交通運輸局、懷化鐵路公安處等有關部門分工負責)
16.強化建設領域安全監管。加強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聯動,深入開展房屋市政、公路水運、水利、電力、鐵路、民航以及其他專業建設工程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嚴格落實新建、改建、擴建工程“三同時”制度,加強高支模、深基坑、腳手架、隧道等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嚴厲打擊轉包、違法分包、盲目趕工期搶進度、不按方案施工、審批手續不全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開展體育館等大跨度建筑質量安全排查整治,有序推進全市居民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文旅廣體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等有關部門分工負責)
17.強化水上交通和漁業船舶安全監管。加強水上客運、載運危險貨物等重點運輸船舶監督檢查,加強漁業船舶安全監管,鼓勵老舊漁船更新改造。開展漁業船舶檢驗機構檢驗質量專項督導整治。加強檢驗超期和異常船舶信息通報、健全水上交通領域跨部門綜合監管制度,開展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協同處置。(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分工負責)
18.強化工貿等行業領域安全監管。持續加強金屬冶煉、粉塵涉爆、有限空間作業、涉氨制冷等工貿行業領域隱患排查整治。(市應急管理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深入推進電梯安全筑底行動,開展客運架空索道應急救援能力專項排查治理、高風險大型游樂設施等設備安全排查整治。(市市場監管局負責)。加強民爆行業安全監管,提升軍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分工負責)。持續推動變型拖拉機治理,加快老舊農機淘汰升級。(市農業農村局負責)。強化學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嚴防校園擁擠踩踏。(市教育局負責)
四、突出宣傳教育,持續夯實基層基礎
19.加強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教育培訓。會同市委黨校集中開展重點行業領域企業主要負責人專題安全教育培訓,開展礦山、?;熁ū?、燃氣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二級、三級醫院消防安全責任人集中培訓,分領域組織對醫院、學校、養老服務、兒童保護、殘疾人服務等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開展培訓。推動高危行業企業從業人員安全技能培訓深化提升,嚴格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推動各縣市區、其他相關單位組織對本行業領域企業主要負責人開展安全教育培訓。督促指導企業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實際負責人嚴格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對發生重特大事故負有責任的,明確終身不得擔任本行業單位主要負責人。(市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分工負責)
20.推進全民安全素質提升。培育公眾安全意識,開展“安全生產月”、消防宣傳月、安全宣傳咨詢日等活動,加強安全生產普法,廣泛開展安全公益宣傳和應急科普宣傳,組織開展主題采訪活動,因地制宜推進安全宣傳“五進”工作,探索應急廣播機制進企業,推動“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加強企業安全培訓,夯實全員崗位責任,定期開展應急疏散演練,提升一線員工安全意識和應急自救技能,推動在市縣兩級電視和網絡視聽等媒體設置安全生產專題欄目,加大重大事故隱患和嚴重違法行為曝光力度,持續開展公路水運建設“平安工程”、“平安農機”、“平安漁業”、“安康杯”競賽、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安全文化”示范企業等示范創建。(市委宣傳部、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文旅廣體局、市消防救援支隊、市總工會、共青團懷化市委等有關部門分工負責)
21.夯實基層基礎工作。加強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統籌鄉鎮(街道)安全生產監管、消防、應急救援等人員力量,推動責任落實到"最后一公里”,強化指導幫扶、深化基層安全發展示范創建;提升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等能力,持續加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優化隊伍規劃布局,強化地方骨干專業安全生產救援隊伍建設。落實《安全生產培訓機構基本條件》,開展培訓機構復核工作,依法清退不符合條件的培訓機構,指導地方強化安全評價檢驗檢測機構監管工作、督促指導生產經營單位加強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加強基層安全監管執法人員能力培訓,切實提升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強烈意愿和能力水平。引導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創建安全文化示范企業,落實達標示范企業在減少檢查頻次、復產驗收優先等方面的激勵政策。(市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分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