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其他應急管理專項資金績效自評報告
發布時間:2024-08-02 15:34 信息來源:懷化市應急管理局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概況
1、項目單位基本情況。懷化市應急管理局為市政府工作部門,機構性質為行政單位,辦公地址為鶴城區府前路市民服務中心A棟6樓。管理方式為公務員管理。內設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應急指揮中心(科技和信息化科)、人事科、新聞宣傳和教育培訓科、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科、救援協調和預案管理科、火災防治管理科、防汛抗旱科(地震和地質災害救援科)、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科(煙花爆竹安全監督管理科)、礦山安全監督管理科、工貿行業安全監督管理科、安全生產綜合協調科(調查評估和統計科)、救災和物資保障科、政策法規科、規劃財務科、政治部、機關黨委17個內設科室。二級單位包括應急事務中心、執法支隊、專業應急救援支隊、市地震局。截止2023年12月31日,本部門及直屬機構經市編委核定的全額編制人數為76個,其中行政編制44個,行政事業編制2個,全額撥款事業編制30個。本部門期末實有在職人數66人。
2、項目的實施依據。根據懷化市行政機構改革三定方案,對全市安全產生進行監管,同時負責全市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工貿、救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領域的應急管理工作,同時參與相關行業和領域較大以上事故的調查處理和統籌市安委會辦公室的日常工作。在年度范圍內,確保全市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監管能力建設、自然災害防治等項目執行到位,不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
3、項目基本性質、用途和主要內容、涉及范圍。其他應急管理專項資金屬于財政預算資金,主要用于全市安全生產管理以外的應急管理業務支出,涉及應急指揮中心運維、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工貿、救災、應急指揮等方面的支出。
(二)項目績效目標
1、項目績效總目標和階段性目標。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特別是關于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的重要論述作為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總鑰匙”,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提高安全監管執法效能,創新安全監管工作機制,提升防災減災救災實戰能力,探索應急救援制度建設,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工作更加精準。
2、預期主要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二、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1)成立績效評價小組。
組 長:向子順 黨委書記、局長
副組長:向明華 黨委委員、副局長
黃宏章 黨委委員、副局長
艾志剛 黨委委員、副局長
楊 茹 黨委委員、副局長
王小東 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
成員:各科室、二級機構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楊程宇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負責局績效評價工作的組織與落實,并及時向局黨委及有關部門匯報相關工作進展情況。
(2)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培訓。根據工作計劃組織成員科室開展“績效評價”業務培訓。真實準確填報自評表格數據。
(3)收集相關資料。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時收集各業務科室的自評表格和數據。
(4)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各成員科室上報的自評表格和數據真實、完成、準確的填報“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并根據單位實際撰寫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三、績效評價指標分析情況
(一)項目資金情況分析
1、項目資金到位情況分析。其他應急管理專項經費,全年按照進度下撥指標,全年資金到位572.75萬元。
2、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分析。主要用于全市安全生產管理以外的應急管理業務支出,涉及應急指揮中心運維、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工貿、救災、應急指揮等方面的支出。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分析。嚴格按照各級監管要求對項目資金進行管理,未違反資金使用規定,預算執行率100%。
(二)項目實施情況分析
1、項目組織情況分析。根據年度工作計劃開展全市應急管理工作,做好應急指揮信息系統的維護,確保全市應急指揮體系正常運轉,形成高效的應急指揮、救援機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2、項目管理情況分析。通過對應急指揮中心的資金投入,加強了全市應急指揮體系的建設,有效提高了全市應急能力。提升了全市各類災害發生的防治和救援效益,保障了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有效的提高了災區災后重建的效率。
(三)項目績效情況分析
1、項目經濟性分析
(1)項目成本(預算)控制情況。全年其他應急管理專項經費開支572.75萬元,在預算控制范圍內。
(2)項目成本(預算)節約情況。全年其他應急管理專項經費支出572.75萬元,未結余。
2、項目的效率性分析
(1)項目的實施進度。按照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完成全年工作目標。
(2)項目完成質量。根據收集的自評數據分析,其他應急管理自評為“優”。
3、項目的效益性分析
(1)項目預期目標完成程度。聚焦重點行業,嚴格監管執法。按照“三管三必須”原則,建立行業主管部門派駐企業安全生產監督員制度,履行安全生產監督員、宣傳員、信息員職責。聚焦“九大領域”,強化“打非治違”,切實加密聯合巡查執法頻次,加大“行刑銜接”辦案力度。2023 年開展聯合執法 5323 次,發現非法違法行為 2.3 萬起,責令停業整頓 555 家,媒體公開曝光 520起重大典型案例,形成執法震懾。加強統籌兼顧,健全完善“大應急”體系。出臺《懷化市森林防火十五條措施》,依托通信鐵塔監控和電力系統攝像頭資源,對全市森林火災重點區域實施全天候監測,發現并處置火情火警409處。組織市縣干部力量下沉鄉村基層抗災減災,科學應對8輪強降雨天氣過程和極端干旱災害,轉移涉險群眾1.9萬余人,最大限度減少了災害損失;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救災資金,全力推進災后重建。推進省區域救援懷化中心建設,圓滿完成國家森防救援大興安嶺地區支隊170余名指戰員跨區域駐防保障任務。嚴格落實領導在崗帶班、值班人員24小時在崗值班制度,確保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穩妥有序。夯實基層基礎,提升應急能力。堅持固底板、補短板、鍛長板,著力提升應急能力水平,加快推動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不斷深化市、縣、鄉、村四位一體的應急救援體系,全市共有2979支應急救援隊伍,合計10.8萬人。通過應急預案扎實開展應急演練活動,應急部門組織全市行政村、自然院落開展4915場次防汛轉移避險演練。持續推動安全宣傳“五進”,依托“安全生產月”“安康杯”競賽、曝光安全違法案例等活動,不斷普及安全意識和應急知識。
(2)項目實施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2023年未發生重大以上人員傷亡事故,全市應急管理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四、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附相關評分表)
根據績效目標相關指標,逐一應對指標數進行綜合評價,本項目績效評價指標全部達標,自評分數為100分,評價結果為優秀。
五、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建議(以后年度預算安排、評價結果公開等)
建議按照懷化市應急管理工作量和單位實際需求,每年增加50萬元預算經費。
本單位將在“懷化市應急管理局”官網上公示自評結果。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無。
七、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