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3-24 14:56 信息來源:湖南日報
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明確,要在區域協調發展上聚焦發力,增強區域發展活力。近日,省委書記、省委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組長沈曉明主持召開省委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研究部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工作,體現了省委持續優化省內區域發展格局的決心。懷化自古就是中東部地區通往大西南的“橋頭堡”,6條高鐵和普鐵在懷化城區交會,是國家戰略“雙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和面向印度洋國際陸海大通道)在中部地區的唯一交匯點,2024年,懷化國際陸港躍升為我省三條千列國際貨運通道之一,東盟班列已邁入全國第一方陣,中老班列開行量位居中部第1位。懷化作為湖南“一核兩副三帶四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的重要“一帶”,在全省區域協調發展中展現應有的擔當。
立足“雙通道”優勢,打造區域商貿物流中心
懷化是“火車拖來的城市”,因鐵路而生,也因鐵路而興。受益于鐵路“紅利”,懷化從最初只有幾千人的小鎮,迅速發展成為武陵山區的中心和節點城市,城區人口超過70萬人,成為內陸地區移民城市的典范。懷化要用好國家戰略“雙通道”唯一交匯點的優勢,大力招引國內外龍頭倉儲物流企業和自營電商平臺,布局倉儲物流中心,發展現代物流產業。依托懷化國際陸港通江達海、聯通東南亞的便利條件,提升貨物集散能力,打造東盟熱帶水果、糧食、木薯淀粉、海鮮等特色產品集散中心,以及國內二手車、汽車零部件、農業機械、工程機械、日用品等貨物出口集結中心,促進雙向流通。同時,發揮航空、鐵路、公路、水路等綜合交通體系優勢,積極申報跨境電商綜試區,進一步鞏固懷化在區域商貿物流中的核心地位。
發揚傳統優勢,打造五省邊區消費中心
懷化是五省邊區最大的城市,在傳統鐵路、公路交通時代,懷化迅速崛起為交通要沖,吸引了大批商賈云集,“進貨到懷化”成為一種普遍現象。2024年3月,省人大常委會批準《懷化市鶴中一體化發展促進條例》,懷化將以鶴中一體化為抓手,朝著中心城區面積超100平方公里、人口超100萬的“雙百”目標,加快推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優化城市功能布局,促進城鄉深度融合,促進要素有序自由流動和資源優勢互補,構建區域高質量發展新格局。隨著城區面積和人口集聚加快,懷化應著力引進全球知名商業綜合體,完善一站式便捷購物商圈配套,增強城市吸引力,提升區域消費競爭力,為懷化打造五省邊區消費中心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發揮開放優勢,打造區域國際會展中心
會展是經貿活動的平臺和對外開放的窗口,也是促進貿易資源互通、展現城市形象的重要載體。懷化是中部地區率先響應RCEP生效的城市。2023年5月,懷化搶抓RCEP生效機遇,成功舉辦了首屆湖南(懷化)RCEP經貿博覽會,吸引RCEP成員國的駐華使節以及澳大利亞、新西蘭、泰國、老撾等14個RCEP成員國的112家企業和600多家知名企業、1000多名采購商參展參會,簽約合作項目113個,總投資750億元,區域影響力和國際影響力空前提升。懷化應乘勢而上,樹立以承接、承辦各類會議、節慶、賽事、演藝等項目為主體的“大會展”理念,深化展館展會市場化改革,推出一攬子惠企政策,吸引更多會展企業落地,繁榮展覽展示、會議論壇、節慶賽事市場。同時,積極探索通過購買服務等形式搭建國內一流的會展業公共服務平臺,培育專業配套公司與產業鏈配套服務企業,建設區域總部會展中心,充分發揮會展在開發國內外市場、實現資源要素共享方面的促進作用,以會展為支點撬動城市發展新動能。
發揮產業基礎優勢,打造武陵山區產業集聚中心
近年來,懷化依托懷化國際陸港優勢,聚焦湖南“4×4”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建設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5+10”現代化產業體系,先進制造(新材料)、商貿物流、文化旅游、醫藥大健康、綠色農產品及其加工、箱包皮具等主導產業在西南地區已經具有很好的基礎優勢。下一步,應充分發揮產業基礎優勢、懷化國際陸港優勢、資源優勢,聚焦主導優勢產業,推動產業向懷化集聚,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傳統新型產業,推動產品“跨越千山萬水、賣進千家萬戶”,以質優價優的競爭力打開市場,著力打造武陵山片區產業集聚中心。
懷化在湖南區域協調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獨特的區位優勢、交通條件和產業基礎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通過打造區域商貿物流中心、區域消費中心、區域國際會展中心以及產業集聚中心,懷化必將以嶄新的姿態展現其在湖南區域協調發展中的擔當與潛力。未來,懷化將繼續以創新驅動和開放合作為動力,為湖南乃至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注入新動能,書寫區域協調發展的新篇章。(戴煥寶 劉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