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市生態環境局湖南省人大常委會“一法一條例”檢查問題整改公示一覽表(問題編號19)
發布時間:2023-11-20 14:47 信息來源:懷化市生態環境局
整改銷號登記表
責任單位:懷化市生態環境局 申請時間:2023年11月20日
反饋問題 |
土壤環境質量方面,礦區周邊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比較突出,大量騰退工業地塊風險管控面臨較大壓力。此外,礦涌水、尾礦庫、廢棄礦山等歷史遺留問題對環境質量都構成較大風險隱患。 |
整改目標 |
1.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完成36.3萬畝污染耕地治理,其中31.8萬畝輕中度污染耕地落實安全利用措施,4.5萬畝嚴格管控耕地全部落實風險管控措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1%。 2.嚴格供地指標管控,強化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確保地塊依法依規開發利用,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指標達100%。 3.加快尾礦庫污染防治工作,對整改不到位的進行全面摸排,建立責任清單;按照“一庫一策”,編制整治方案,嚴格按方案進行整改,確保規范管理,消除環境風險。 4.到2025年底,全市涉重金屬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7%以上,重金屬環境管理能力進一步增強。 |
整改措施 |
1.深入開展農用地土壤鎘等重金屬污染源頭防治行動,排查整治涉鎘等重金屬關停企業及礦區歷史遺留固體廢物,推進完成重點縣市區受污染耕地土壤重金屬成因排查,組織開展土壤污染源頭風險管控。嚴格騰退工業地塊開發利用準入管理,加快推進騰退工業地塊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治理修復。 2.持續推進尾礦庫整治工作,將尾礦庫整治列入“利劍”行動、“夏季攻勢”等專項行動重點任務,高標準推進尾礦庫污染治理。采取及時交辦、每月調度、定期通報等多項措施,加快污染治理進度,確保問題整改到位,環境風險隱患及時消除。根據《尾礦庫環境監管分類分級技術規程(試行)》(環辦固體函(2021)613號),督促尾礦庫核實相關信息及環境監管等級;對照《尾礦庫污染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試行)》(環保部公告2022年第10號),對轄區內尾礦庫全面開展污染隱患排查,建立排查問題清單,并完善尾礦庫污染防治方案,持續推進問題整治。 |
整改時限 |
持續推進強化土壤重金屬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2023年底前完成尾礦庫整治工作 |
整改完成情況 |
1.印發了《懷化市2023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受污染耕地集中的縣市區均已編制安全利用方案。截至11月15日,全市安全利用農藝措施面積338295.78畝、嚴格管控區落實種植結構調整全面退出水稻生產面積48095.655畝,合計386391.435畝,分別完成年度任務面積的106.38%、106.88%、106.44%。目前正在開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區稻谷抽樣檢測工作,市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評估核算將于12月初完成,預計本年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1%以上。配合省生態環境廳按時序推進溆浦縣受污染耕地土壤重金屬成因排查工作。“十四五”以來共計實施開展土壤污染源頭風險管控項目5個,其中2個已完成,3個正按時序進度實施。 截至11月15日,我市用途轉變為“一住兩公”的地塊共有11塊,其中7塊已上報省廳備案,均依法開展了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未出現違法違規開發利用情況,安全利用率100%;4塊正在開展場地調查工作。 今年我市共有優先監管地塊污染管控年度任務9個,截至11月15日,8個地塊已完成風險管控;1個地塊已完成場地調查,且經場地調查后確定為未超標。 2.一是經省生態環境廳與省應急管理廳全市共58座尾礦庫認定,其中41座需進行污染治理,目前41座尾礦庫已全部按照“一庫一策”的要求完成了污染防治任務,其中新、改、擴建截洪溝渠32503米,滲濾液收集設施40個(套),總容量為11866.51立方米,廢水處理設施9套(處),總處理能力29050噸/日,設置地下水監測井125個。二是根據《尾礦庫環境監管分類分級技術規程(試行)》(環辦固體函〔2021〕613號)的要求已建立全市尾礦庫分級分類監管清單, 3.結合我市實際,在充分征求相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聯合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農業農村局、應急管理局、林業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9個部門制定下發了《懷化市重金屬污染防控工作方案(2023-2025年)》,確定了我市“十四五”重金屬污染防控的總體目標、實施范圍、工作任務及職責分工等,還將我市“十四五”重金屬污染物減排任務進行了具體分解,進一步強化我市重金屬污染物排放控制,有效防控涉重金屬環境風險。 |
下一步 工作計劃 |
持續深入推進各項行動 |
公示時間 |
2023年11月20日-11月25日(5天) |
意見反饋渠道 |
市生態環境局,聯系電話:18074374927;電子郵箱:hhsthjtktxy@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