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1-26 09:42 信息來源:懷化市農業農村局
一、編制背景
“十四五”時期是我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起步期,是落實黨中央“雙循環”重大戰略部署,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筑牢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基礎的關鍵時期。全市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南重要講話和“三高四新”戰略,立足“三城一區”定位,遵循城鄉協調發展的總體思路,科學破解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短板,充分發揮全市“三農”獨特的生態優勢、產業價值和市場空間,加快推進“百億產業培育”行動,形成大基地,建立大流通平臺,打造“懷”字號農業品牌,面向大市場,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精細農業、建設精美農村、培養高素質農民,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全力打造鄉村振興懷化樣本。根據國家、湖南省關于編制“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規劃要求和政策,結合懷化實際,懷化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編制了《懷化市“十四五”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二、主要內容
《規劃》主要圍繞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開展研究,主要包括規劃定位與目標、扎實推進農業高質高效、高效促進農村宜居宜業、逐步實現農民富裕富足、重點行動引領、保障措施等內容。
(一)規劃定位與目標
1.規劃定位
一是武陵山片區山地精細農業引領區。大力推進精簡農業發展,聚力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破解丘陵山區不利于農業機械化與規模化的難題;大力實施山地精細農業提升行動,率先建成武陵山片區山地精細農業引領區,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二是丘陵山片區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先行區。聚力打造農業科技創新與長江經濟帶內陸開放、種業創新高地、特色優勢農產品精深加工與冷鏈物流、綠色低碳與高質量發展等四大高地,率先破解在丘陵山區尤其是武陵山片區高效推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難題,率先在武陵山片區完成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把我市建成生產、生活、生態和諧發展的丘陵山區生態文明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先行區,為我國南方丘陵山區農業農村現代化樹立示范樣板。
2.規劃目標
優化鄉村“三生”功能分區,合理構建“一核三帶”產業布局,重點培育六大百億產業;促進各項優勢資源向農村高效、有序流動,逐步形成城鄉高度融合與資源高效配置的態勢;依據梯度發展理論,嚴格落實五大統籌發展策略,通過先進領跑與帶動幫扶,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初步建成丘陵山區尤其是武陵山片區三大戰略高地,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把懷化打造成生產、生活、生態和諧發展的丘陵山區生態文明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先行區,為我國南方丘陵山區農業農村現代化樹立示范樣板。
(二)扎實推進農業高質高效
1.完善產業鏈條,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科學構建區域總體布局,促進現代農業集聚發展。規劃構建“一核三帶”的空間布局框架,其中“一核”指現代農業集聚核心,“三帶”指雪峰山現代種業發展帶、千里沅江生態農業產業帶、懷黔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帶。
做大做強做精做優主導特色產業,精心培育百億產業。圍繞“一特兩輔”和主導優勢產業,扎實推進主導特色產業集聚式發展,規劃期內重點把糧油、中藥材、水果、茶葉、蔬菜、畜禽等六大優勢特色產業培育成百億產業,以此引導其他產業提速提質,全面增強其內生競爭力,實現其跨越式發展,從而推動懷化由農業生產大市向農產品供應強市轉變。
2.完善現代農業體系,增強農業持續增長活力
《規劃》主要從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等三方面完善現代農業體系,賦能農業持續增長。
(三)高效促進農村宜居宜業
1.緊扣綠色生態現代化,打造生態宜居新風貌
堅持鄉村綠色生態發展,按照規劃引領布局美、融合發展產業美、綜合整治環境美、宜居宜游生態美、健康文明風尚美的“五美”要求,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修復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完善生態文明制度,分類打造成為山鄉風味濃厚、充滿發展活力的田園風光型、文化特色型、旅游休閑型、產業發展型美麗鄉村示范典型,打造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的五溪山鄉新風貌。
2.聚焦基層善治體系建設,實現鄉村治理現代化
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通過深入開展村民道德文化提升行動、提升農村綜合治理能力、推進鄉村經營管理職業化、全面拓寬鄉村治理主體,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現代鄉村數字化社會治理體系,打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逐步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和高效推動治理能力現代化。
3.大力推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通過實施統籌協調城鄉融合發展、全面激發農村內生活力、促進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聚力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等舉措,協調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四)逐步實現農民富裕富足
以實現農民富裕富足為目標、培育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需求的新型農民與鄉村人才隊伍為關鍵、激發農民創業創新活力為主線、切實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為基礎、構建農民增收長效機制為重點,推動農民全面發展,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重點行動引領
規劃期內,扎實推進“六大強農”行動、優質農副產品基地建設行動、現代農業支撐能力行動、鄉村建設行動等“四大”行動,其中:一是深入實施“六大強農”行動。深入實施品牌強農、特色強農、融合強農、科技強農、人才強農、開放強農六大行動,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圍繞培育懷化優勢特色“百億”產業集群,提升“懷”字號農業品牌影響力、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促進農業產業興旺,推動懷化市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二是全面推進優質農副產品基地建設行動。以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以推進農業全產業鏈現代化為目標,堅持機制創新驅動科技創新,構建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品牌為引領、基地為支撐的農產品供應鏈和質量安全保障鏈,打造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放心口糧、優質食用油、優質肉食、優質果菜茶、優質中藥材等重要農產品供應基地,扛穩糧食安全重任,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三是扎實推進現代農業支撐能力行動。重點圍繞實施現代農業種業提升工程、農業綠色發展工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市場營銷網絡建設工程、動植物保護能力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增強現代農業支撐能力。四是加快推進鄉村建設行動。重點圍繞實施城鄉基礎設施與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工程、特色小鎮塑造工程、美麗鄉村建設工程等三大工程,促進城鄉高度融合,推進鄉村宜居宜業。
(六)保障措施
主要從強化組織領導與統籌協調,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完善政策體系與合理引導,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完善融資渠道與合理調配,破解資金發展瓶頸;強化市場主導與宏觀調控,構建雙循環新格局;完善體制機制與壓實責任,促進規劃真正落地等五方面提出了促進規劃落地的政策建議與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