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市重點產業鏈和特色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
發布時間:2024-01-08 16:05 信息來源:懷化市科學技術局
2023年3月)
為進一步落實市委六屆四次全會確定的“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實現產業鏈式集群發展,形成‘5+N’現代化產業新體系”有關精神,深入實施“五新四城”戰略,緊緊圍繞建設創新創業之城,聚焦懷化市重點產業鏈和特色產業,精準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賦能全市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深入實施“五新四城”戰略,緊緊圍繞建設創新創業之城,以加快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統攬,以科技創新賦能全市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5+N”現代化產業新體系,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集中突破懷化市重點產業鏈和特色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技術瓶頸,發揮“鏈長制”機制作用,強化市級財政保障,全面助力做大產業規模、提高產業能級、增強產業競爭力。
二、工作目標
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放大撬動社會資本的杠桿效應,突破一批原創性引領性技術,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解決一批“卡脖子”難題,轉化一批高價值成果,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到2025年,產業鏈規模效應初步顯現,創新鏈示范效應逐漸增強。現代中藥種植加工產業搶占全國有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種業打造“國際種業之都”,水果、油茶及其他油料、現代畜牧等產業打造武陵山片區農作物、畜禽新品種培育和應用示范區,新型顯示、電子元器件及材料、精細化工新材料、礦物功能材料等產業加快形成有區域影響力的產業集群,生物基新材料、金屬新材料等產業創建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特色產業基地,工程機械、新能源及其裝備等產業突出知名產品及品牌創建,文化旅游產業形成“綠色”“古色”“紅色”三色融合新格局,商貿物流產業建成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產業創新能力明顯提升,攻克關鍵核心技術45項以上,發表高水平論文100篇以上,引進高層次人才及團隊3000人以上,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170家,從業人員中研發人員全時當量數占比達0.4%左右,當年發明專利授權數達200個以上,當年登記入庫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數800家以上。
三、重點任務
著眼提升懷化市重點產業鏈和特色產業發展能級和整體競爭力,推動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發展。延長新型顯示、電子元器件及材料、精細化工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礦物功能材料、金屬新材料等“短鏈”,壯大工程機械、新能源及其裝備等2條“新鏈”,做強現代中藥種植加工、種業及糧食加工、水果、油茶及其他油料、現代畜牧等“強鏈”,解決文化旅游和商貿物流等2大特色產業具體應用場景的技術需求。通過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助力培育一批重點產業鏈主企業和特色產業重點企業,推動懷化市重點產業鏈和特色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1.新型顯示產業鏈。關注東旭光電、亞信電子、程鑫光電等重點企業,引導在顯示面板及模組、玻璃蓋板、多融點電容式觸摸屏、LED相關產品等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爭取今年內,在ITO鍍膜應用領域波紋度管控、光存儲一體化磁件設計、高品質程控液晶屏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到2024年,在高強產品性能升級與應用、高密度大功率電感開發、液晶屏品質快速檢測技術等方面取得較大成效;到2025年,力爭在耐摔2強升級產品與應用、扁平電感變壓器的自動化貼裝、基于機器視覺的液晶屏檢測技術研究等方面取得較大突破。
2.電子元器件及材料產業鏈。關注奇力新電子、華晨科技等重點企業,引導在新型電子材料、電子元器件等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到2023年末,努力在新型電感金屬粉末的研制、新一代全屏蔽電感器研發等方面實現較大提升;在近兩年內,爭取在新型磁性絕緣材料的研制、芯片集成式一體成型電感研發及產業化等方面取得較大成效;力爭近三年內,在一體成型功率電感器產品研制、高性能納米磁性合金粉末研發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
3.精細化工新材料產業鏈。關注恒光科技、久日新材料等重點企業,引導在光固化新材料等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近一年內,推動在高純三氯化磷生產工藝研究中的黃磷提純、光引發劑及關鍵中間體綠色生產工藝等方面的發展;近兩年內,努力在三氯化磷精制、光引發劑117副產品回收工藝開發等方面取得較大突破;爭取到2025年底,在三氯化磷合成技術、光引發劑TPO自動化控制工藝研究及開發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4.生物基新材料產業鏈。關注駿泰科技等重點企業,引導在溶解漿、生物質材料、新型溶劑法纖維素纖維等產品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求近一年內在高純電子級絕緣漿開發上取得有效突破,到2024年底在長絲用溶解漿開發上取得較大成效。
5.礦物功能材料產業鏈。關注藍伯新材料、宏騰硅業、魯湘鋇業等重點企業,引導在碳酸鈣、硅基材料、碳酸鋇、硫酸鋇等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今年內探索在高活性氧化鈣關鍵技術、高純晶硅開發、低鍶高純碳酸鋇及其制備等方面取得較好進展;近兩年內,在低阻力梁氣流分布技術研究、電子級鈦酸鋇及其制備等方面取得較好成效;爭取在近三年內,在石灰石分級處理及布袋裝置、激光材料硼化鋇及氟化鋇研發等方面取得較大突破。
6.金屬新材料產業鏈。關注辰州礦業、千源鋁業、九鼎新材料等重點企業,引導在鋁材及熱表處理、特鋼產品、黃金加工冶煉、高純釩提取、釩化合物產品制造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近一年內推動在精煉選礦、電氟鋁型材研發、原料預處理技術工藝、熱盾材料開發等方面的進展;到2024年底,努力在精煉分離、中低碳錳鐵精煉技術開發等方面取得較大突破;到2025年底,推動冶煉能效、高硅錳合金及金屬冶煉技術、熱盾的新型合成方式等方面獲得較好成效。
7.工程機械產業鏈。關注三一集團、五新智能、中南橋梁等重點企業,引導在橋隧裝備、冶金礦山機械、農機裝備、環保裝備等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爭取到2023年底,在新能源純電動洗掃車開發、裝配式橋梁構件預制生產線技術開發、大噸位連跨橋梁纜索吊裝備及施工技術研究等方面獲得有效進展;近兩年內,努力在環衛產品自動化噴粉生產線工藝開發、智慧懸臂造橋機研發、雙層纜索吊機大跨徑橋梁吊裝技術研究等方面取得較大成效;到2025年底,力爭在環衛車智能制造、小構件預制生產線技術研發、高寒地區橋梁纜索吊機及施工技術研究等方面獲得有效進展。
8.新能源及其裝備產業鏈。關注哈電風能、湖南超威等重點企業,引導在風電機組、風電場智能化開發與運維、新型儲能電池及專用生產裝備等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近一年內力爭在風電場協調調度管理及智能運維、電池儲能正負極材料開發、基于光伏供電的便攜式戶外儲能產品研究等方面取得有效進展;到2024年在風電機組葉片除冰融冰技術、鈉鎂電池正負極材料等方面獲得較大成效;到2025年在基于相似性的風電機群服役質量數字孿生模型融合優化技術、固態半導體電池方面等方面取得較大突破。
9.現代中藥種植加工產業鏈。聚焦茯苓、黃精、青風藤等品牌藥材,關注正清制藥、補天藥業、博世康中醫藥等重點企業,引導在生態(GAP)種植、產品初加工、成分提取、新藥物開發與生產等全產業鏈各環節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爭到2025年,在茯苓菌種培育和制劑生產、黃精育種技術和精深加工、青風藤種質資源保障和新藥創制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
10.種業及糧食加工產業鏈。聚焦雜交水稻優勢品牌,關注奧譜隆種業、金珠米業、天天食品等重點企業,引導在水稻新品種選育、栽培技術、米品加工等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爭到2025年,在優質增香新品種選育、現代化制種技術應用、米粉加工等方面實現較大突破。
11.水果產業鏈。聚焦柑橘、楊梅、刺葡萄等特色水果,關注海聯食品、錦瑞農業等重點企業,引導在品種選育、精深加工、儲存保鮮等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爭到2025年,在柑橘品種改良和標準化栽培、楊梅優質栽培和儲存保鮮、刺葡萄綠色防控和精深加工等方面得到顯著提升。
12.油茶及其他油料產業鏈。聚焦油茶、油菜、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關注秦湘九州、華盛油脂、華興油業等重點企業,引導在品種種植、成分提取、精深加工等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爭到2025年,在油茶及其他油料良種推廣、茶油—皂素提取、護膚和保健產品開發等方面取得有效進展。
13.現代畜牧產業鏈。聚焦黃牛、生豬、雞、鴨、鵝等特色畜禽品種,關注老蔡食品、云飛鳳、和翔鴨業等重點企業中,引導在保種育種、疫病防控、精深加工等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爭到2025年,在畜禽品種選育、標準化養殖、休閑食品開發等方面獲得明顯成效。
14.文化旅游和商貿物流特色產業。立足懷景懷鄉懷味的文化旅游和商貿物流產業發展的需求,關注萬卷文旅、佳惠物流等重點企業,鼓勵在文旅大數據分析、數字化信息保存、產品溯源、國際陸港貨物快速通關檢驗等具體應用場景的技術研究,爭取技術突破,賦能特色產業發展。
四、工作舉措
強化財政保障,以實施市級重大科技專項計劃項目為抓手,充分發揮計劃項目示范引導作用,注重創新成果轉化、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壯大創新人才隊伍,推動懷化市重點產業鏈和特色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助力實現鏈式集群發展。
(一)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堅持以市委市政府確立的懷化市重點產業鏈和特色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和需求為導向,動態建立懷化市懷化市重點產業鏈和特色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后備項目庫。按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由產業鏈專班和企業所在縣市區科技主管部門雙重推薦,每年在后備項目庫中擇優實施一批(15個)市級重大科技專項計劃項目。夯實市級財政供給,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組織鏈主企業和重點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發揮科技創新項目示范導向作用,助力重點產業鏈和特色產業鏈式集群發展。(市科技局牽頭,市財政局、各產業鏈專班、相關縣市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注重創新成果轉化。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一是培育壯大科技型企業。完善科技型企業分類指導、精準培育、梯次推薦工作機制,落實惠企創新政策措施,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二是深化產學研用融合。鼓勵鏈主企業和重點企業與高校院所深化產學研用合作關系,支持聯合申創高能級創新平臺。推動國際陸港臨港企業與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對接,開展國際與區域創新合作。組建以博士、教授等高學歷高職稱創新人才為主的市級企業科技特派員隊伍,推動企業創新能力提升。三是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發揮瀟湘科技要素大市場懷化分市場功能,推動市縣共建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籌建社會化綜合性眾創空間和星創天地,提供創新要素保障與科技服務供給,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持縣市區申創省級創新型縣(市區)、省級高新區、省級農科園,助力懷化農科園核心區擴區建設,全面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加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促進產業發展。四是推動科技金融深度結合。著眼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行動,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全面啟動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工作,有效推動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鼓勵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積極培育科創板上市后備企業。(市科技局牽頭,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工信局、市政府金融辦、人行懷化市中心支行、懷化銀保監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支持全市各類高能級載體創新發展,推動創新平臺提質升級,鼓勵以產學研合作方式參與全市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行動,打造五省邊區科技要素匯集地、科研攻關主陣地、原始創新策源地。一是持續支持“劉良院士工作站”建設和運行。繼續實施《懷化市人民政府 劉良院士科技創新戰略合作協議》,滾動支持“劉良院士工作站”建設和運行。支持正清制藥在風痛寧(青風藤)全產業鏈關鍵技術方面持續開展深入研究,力爭實現技術突破。二是推進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大湘西區域中心建設。積極融入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建設體系,整合懷化農科園、在懷高校院所及奧譜隆等的種業創新資源,爭取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大湘西區域中心在我市落戶,打造“政府支持+科技支撐+專業運作+專家參與”為一體的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模式,大幅提升新品種覆蓋率、新技術應用率、新成果轉化率。三是強化各類創新載體協同創新。爭取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分支機構在懷布局。支持民族藥用植物資源研究與利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武陵山片區生態農業智能控制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省新型片式電感及先進制造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省快速模具增材制造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各類創新平臺,不斷優化整合要素資源,深度融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行動,實現高效協同創新。(市科技局牽頭,市財政局、市衛健委、市農業農村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壯大創新人才隊伍。積極推動“芙蓉計劃”和“三尖”創新人才工程在懷落地,深入實施“五溪計劃”,助力重點產業鏈和特色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打造五省邊區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一是大力造就人才隊伍。“一人一策”支持頂尖專家人才,建立高層次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名單。面向懷化市重點產業鏈和特色產業,擇優遴選創新創業團隊,積極選派市級農村科技特派員和湘西特聘專家。二是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出臺專門辦法,推行以才引才、靶向引才,注重全職和柔性引進相結合,不斷引進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和團隊。支持專家人才建立“懷化市專家工作站”。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鼓勵在懷企業通過在長沙建設“科創飛地”,集聚高層次人才。三是完善人才評價發現機制。改進科技人才評價方式,健全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評價體系,探索市場、用戶、第三方深度參與的評價機制,優化人才直接遴選模式。探索建立“人才舉薦”機制。為承擔重大攻關任務并作出重要貢獻的創新人才開辟人才項目、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市人社局牽頭,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科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懷化市懷化市重點產業鏈和特色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三年行動計劃工作領導小組,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長任召集人,市人民政府協助分管副秘書長任副召集人,成員單位包括市委組織部、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市政府金融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衛健委、市文旅廣體局、市商務局、市科協、人行懷化市中心支行、懷化銀保監分局等,工作專班辦公室設在市科技局,市科技局主要負責人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日常協調和工作調度。市科技局科技規劃與資源配資科為責任科室,負責具體工作落實。
(二)發揮“鏈長制”機制作用。充分發揮懷化市懷化市重點產業鏈和特色產業“鏈長制”作用,在實施懷化市“5+N”現代化產業新體系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三年行動過程中,由市科技局負責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行動的日常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向各“鏈長”及“鏈長辦”報告進展情況。遇重大困難問題與各“鏈長”及“鏈長辦”共同會商協調解決,精準推動重點產業鏈和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強化財政保障。優化財政資金使用,切實保障對面向懷化市重點產業鏈和特色產業的市級科技創新專項計劃項目實施,全力支持“劉良院士工作站”運行、“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大湘西區域中心”申創,促進其他市域內各高能級創新載體的發展升級,建立持續穩定的財政支持機制,給予資金重點保障。推動《懷化市“十四五”加大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行動計劃》(懷政辦發〔2022〕17號)在縣市區落地生效。
(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其他政策與科技政策的統籌協調,加快形成支持懷化市重點產業鏈和特色產業創新發展的基礎制度。推進有關重點產業鏈和特色產業的省級研發獎補政策落地落實,提升研發經費投入水平。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應用,加強科研作風學風建設,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營造良好創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