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在這特殊的年份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積極融入“三城一區”,奮力建設“四城兩區”,統籌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年本縣經濟社會呈現穩中有進的向好態勢。
一、綜合
經初步測算,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29.7億元,同比增長7.9%,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8.3億元,同比增長8.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60.0億元,同比增長8.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1.4億元,同比增長7.2%。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4.1:46.3:39.6 ,與同期比較,第一產業下降0.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下降0.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上升1.3個百分點。2021年全縣常住人口數為23.63萬人,其中城鎮總人口10.49萬人,農村總人口13.14萬人,城鎮化率為44.39%,按常住人口計算,2021年全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5202元。
二、農業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1.7億元,同比增長10.3%。其中,農業產值13.0億元,同比增長1.5%;林業產值5.2億元,同比增長18.1%;牧業產值12.0億元,同比增長17.3%;漁業產值1.1億元,同比下降1.0 %;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37億元,同比增長6.8%。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9.5萬畝,糧食產量116269噸,其中夏糧產量933噸,秋糧產量115336噸。玉米產量16014噸;紅薯產量5389噸;油料產量12184噸;蔬菜產量74916.2噸;食用菌產量1216噸;水果(含果用瓜)產量58853噸,其中梨類產量4642噸,柑橘類產量24337噸,果用瓜類產量14959噸,其他水果產量14915噸;食用堅果產量1077噸;茶及飲料原料產量39噸;中草藥材產量3434噸。
全年木材采運266933立方米,竹材采運166500根。
全年飼養牛0.56萬頭,羊2.66萬只,豬21.68萬頭,家禽252.45萬只,禽蛋產量600噸,蜂蜜產量6.7噸。養殖水產品產量6459噸,其中魚類產量6305噸,蝦蟹類產量117噸,貝類產量20噸,牛蛙產量20噸,鱉產量1噸。
全年新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2.6萬畝,綠色有機地標農產品認證數32個?,F代農業產業園區(省、市級)14個,發展刺葡萄、金秋梨等特色產業基地160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2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達684家,農業生產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1%,休閑農業經營主體140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152萬人次。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55.6億元,同比增長7.9%。市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3%,縣內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3%。按門類分,制造業同比增長14.6%,其中市高新區同比增長14.0%,縣內同比增長15.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下降5.8%,其中市高新區同比增長12.0%,縣內同比下降23.1%??h域(包含市高新區,下同)共有規模工業企業135家,其中市高新區45家,縣內90家。
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83.7億元,同比增長19.1%;其中市高新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6.7億元,同比增長15.2%;縣內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7.0億元,同比增長22.9%。
全年實現建筑業增加值4.1億元,同比增長13.0%。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積52.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9.7%,其中新開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6.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2%。全年房屋建筑竣工面積46.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2.0%。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業
全年縣域內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9%,其中市高新區同比增長14.1%,縣內同比增長11.3%。按經濟類型分:國有投資同比下降1.0%,非國有投資同比增長23.85%,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1.4%。按登記注冊類型分:內資企業投資同比增長13.3%,國有企業投資同比增長7.7%;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同比增長19.9%;私營企業投資同比增長10.3%;港澳臺商企業投資同比下降54.1%。按投資方向分: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0.2%;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8.5%;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304.3%;工業技改投資同比下降4.1%;房地產投資17.05億元,同比增長26.9%。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07.0%;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0.2%,其中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5.7%;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3%。
全年施工項目167個,新開工項目79個,本年度投產項目99個。項目計劃總投資525.7億元,同比增長47.8%,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53.3億元,同比增長79.4%。
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4.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6%,商品房銷售額5.8億元,同比增長8.7%,住宅銷售面積13.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4%,住宅銷售額5.4億元,同比增長8.1%,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0.0%。
五、國內貿易
全年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64億元,同比增長13.1%。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15.16億元,同比增長14.4%;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2.48億元,同比增長6.2%。限額以上法人批發零售企業商品零售額1.36億元,其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0.47億元,同比增長40.5%。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4.0億元,同比增長121.8%。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增加值4.7億元,同比增長7.7%;住宿和餐飲業實現增加值1.6億元,同比增長16.6%。
六、對外經濟和旅游業
全年完成外貿進出口587.7萬美元。全縣共有外貿企業26家,其中2021年新增5家,分別是中方縣鴻鑫針織有限公司、懷化鑫森定制家具有限公司、懷化騰達羽絨加工有限公司、湖南聚友日用品有限公司、中方縣萊歐針織有限公司。
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8.1億元,同比增長26.7%,共接待國內游客152萬人次,同比增長26.7%。全縣創建3A級景區4個。
七、交通運輸和郵電業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1.9億元,同比增長4.0%。
全縣共擁有道路運輸經營戶6300戶,其中客運經營戶1戶,貨運經營業戶6289戶,機動車維修業8家,駕培業2家,客運站點5個。擁有道路運輸營業性車輛7477輛。其中班線客運車輛56輛,貨物運輸車輛7421輛;現有客運班線43條。全縣130個行政村已全部開通班車,開通率達100%。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8.0億元,同比增長7.6%。其中稅收收入6.5億元,同比增長8.9%;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4億元,同比增長11.9%,其中稅收收入4.0億元,同比增長11.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占比為81.3%;地方收入中稅收占比為74.1%。
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2.8億元,同比下降4.5%。其中全年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7億元,教育支出4.7億元,科學技術支出0.7億元,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0.5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6億元,衛生健康支出3.0億元,節能環保支出0.8億元,城鄉社區支出0.7億元,農林水支出4.9億元,住房保障支出0.6億元。民生支出18.5億元,占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81.1%。
全年實現金融業增加值3.4億元,同比增長7.4%。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72.4億元,同比增長3.9%;各項貸款余額89.9 億元,同比增長22.0%,貸存比為124.1%,貸存比上升18.4%。全年完成基金收入38621萬元,同比增長37.6%。全年實現保險業務保費收入14456.6萬元,同比增長26.9%;全年總賠付9790.4萬元,同比增長74.3%。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完成發明專利申請700件,同比增長36.5%,授權專利363件,同比下降12.9%,其中大專院校授權1件,工礦企業授權53件,機關團體授權1件。全縣共有檢測檢驗機構1家,法定計量檢定機構8家,特種設備生產單位4家,擁有特種設備1045臺。全年重點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59批次,抽查合格率達94.9%。全年發放食品生產許可證5張,同比增長150%。
全縣共有各級各類校(園)數119所,幼兒園48所,其中公辦幼兒園22所,民辦幼兒園26所;義務教育學校67所,其中小學10所,小學教學點37所,初中20所,其中初級中學6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4所;高中3所,其中完全中學1所,高級中學1所,十二年一貫制1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1所。全年共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810個。共擁有在職教師3011人:其中小學教師1225人,初中教師455人,高中教師300人,職中教師124人,幼兒園教師907人。在籍全日制學生和幼兒共37111人:其中幼兒園學生7619人;小學學生16944人;初中學生6934人;高中學生3844人;中職學生177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畢業生升學率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7.2%。
全年共發放各類教育資助資金691.0萬元,其中落實義務教育保障資金3.7萬元、發放普通高中助學金184.1萬元、發放中職助學金176.8萬元,受助學生共1768人次,落實中職免學費326.4萬元,受助學生共2717人次。全縣無一人因貧失學。
十、文化、體育和衛生
全縣共擁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擁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1個,藝術表演團體19個。全縣共擁有各類體育場地752個,其中體育館1個,體育場、小運動場、田徑場34個,游泳池6個,各種訓練房9個,全縣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9.8萬人,共開展8次全民健身活動。
全縣擁有衛生機構221家(含鄉鎮衛生院),其中縣級醫院5家,婦幼保健院1所,??萍膊》乐卧?所,診所、衛生院、醫務室共41個,村衛生室(站)151個,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全縣擁有衛生技術人員954人,執業醫生和職業助理醫師504人,注冊護士418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32人。全縣縣級醫院床位數607張,22個鄉鎮衛生院床位數755張,衛生技術人員558人,全年孕產婦產前篩查2008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與社會保障
據縣公安局人口與出入境管理大隊統計,2021年末全縣總戶數95712戶,總人口293252人。按性別分:男性154527人,女性138725人,人口性別比為111.4:100(男比女);按年齡段分:18歲以下68248人,18-34歲58370人,35-59歲114629人,60歲及以上55005人。全年出生人口2211人,出生率為7.54‰;死亡人口3036人,死亡率為10.35‰。
抽樣調查顯示。全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044元,同比增長9.5%,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40元,同比增長8.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24元,增長11.1 %。
全年農村新增就業2208人,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332人;全年職業培訓完成151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6%以內。
全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登記參保人數173559人;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參保人數13191人,其中在職職工12248人,離退休人員943人。參加工傷保險職工人數1.9萬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8439人,領取失業保險金職工56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45515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3742人,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達到96.77%。
2021年末,全縣共有農村低保對象4770戶、8192人,其中,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對象4038人,全年發放資金2370萬元。城市低保對象226戶339人,全年發放資金160.12萬元。全縣共有困難殘疾人3060人,全年累計發放補貼資金237.3萬元,共有重度殘疾人3507人,全年累計發放補貼資金271.9萬元。全年累計發放特困供養金1263人、695萬元,發放80歲以上高齡補貼7813人、203.89萬元,發放百歲老人津貼16人、5.15萬元,發放基本養老服務補貼584人次、3.78萬元。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縣有脫貧對象11169戶39611人,監測對象794戶2003人(其中已消除風險監測對象646戶1752人,未消除風險監測對象148戶251人)。被國家扶貧中心定為過渡期脫貧縣脫貧村定點觀測縣之一。全年完成危房改造198戶,其中監測戶16戶;為90名殘障、精神疾病等適齡兒童開展送教上門,義務教育階段零失學輟學;家庭醫生簽約率達100%,慢性病規范管理及大病專項救治率達100%。實現脫貧人口轉移就業17811人,同比增長11.3%。開發就業崗位3865個,農村公益性崗位數量350個。實現農村安全飲水保障率100%,農村自來水普及率88%。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8.05%,同比增長0.01%;活立木蓄積量達455.7萬立方米,同比增長4.0%。完成造林綠化任務1591.3畝,年末林地面積101533.33公頃。擁有自然保護區5 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4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面積7087公頃。
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目標圓滿完成。深入開展“藍天”“碧水”“凈土”專項行動,抓實環境問題整改,中央和省委環保督察交辦問題辦結銷號率100%。河長制工作深入推進,?水、沅水流域全面退捕禁捕禁養,地表水斷面水質全部達到省考核標準,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全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6.4%??h城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農村集中式飲用水衛生合格率達100%。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116471.7萬千瓦時,同比增長6.8%;其中工業用電量91895.9萬千瓦時,同比增長5.4%;居民生活用電量14878.1萬千瓦時,同比增長5.1%。
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和消防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全年發生5起各類生產經營安全事故,各類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死亡人數5人,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0.039%,每萬人口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0.17%。
注:
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轄區內”數據是指包含“市高新區”的縣域統計數據;“縣內”數據是指“轄區內”數據減去“市高新區”后的數據。
4、用電消耗數據取自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懷化供電分公司。
撰稿:中方縣統計局
初審:胡少華
終審:廖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