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1-13 15:29 信息來源:懷化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他們,與基層黨員干部緊密協作,防返貧、保安全、促增收;
他們,和鄉里鄉親真誠交流,察民情、解民憂、聚民智;
他們,腳下沾滿泥土,心中充滿深情,在鄉村振興一線揮灑汗水。
他們,就是市發展改革委(市國動辦)駐鶴城區黃金坳鎮江垅灣村工作隊。他們以優良的工作作風,扎實有效地幫扶,助推村集體經濟蓬勃發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基層治理不斷優化,獲得了廣大村民的信任和認可。
黨建引領促進基層治理
江垅灣村是已脫貧村,屬鄉村振興省級重點幫扶村,位于鶴城區黃金坳鎮政府西北方,距離懷化城區24.5公里。
從駐村工作隊到江垅灣村開展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們就深刻認識到基層黨組織是鄉村振興的中流砥柱和堅強堡壘,黨建引領是推進基層治理的強大“紅色引擎”。
工作隊在村內推行片組鄰“三長制”和“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全村黨員和組長赴鶴城區黃巖管理處大坪村參觀學習,開闊黨員和村內骨干力量的視野,更新村民觀念,解放村民思想,為下一步工作開展打好基礎。
一進村,工作隊就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走遍了全村每個角角落落,挨家挨戶走訪了在村里居住的所有村民。他們通過全面走訪,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集中宣講會、屋場會、種養大戶座談會等形式,引導黨員和村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村黨組織戰斗力凝聚力大大增強。
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通過打擂臺,開展美麗庭院、美家美婦創建活動,黨員志愿活動,農村改水改廁等,人居環境得到大大改善,鄉村治理得到大的提升。村里制定了村規民約,成立了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喜事理事會、禁毒禁賭會,并開展了相關活動。村民自主意識更強了,內生動力被激發,積極合力打造宜居和美鄉村。江垅灣村被評為2024年度懷化市“和美鄉村”。
作為后盾幫扶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國動辦)黨組和主要領導高度重視駐村工作,主要領導多次聽取駐村工作匯報,多次到村里進行現場調研,為村里的發展和工作開展進行“把脈”“會診”。
市發展改革委(市國動辦)黨組書記、主任石政懿在江垅灣村調研時指出,駐村工作隊要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切實履行好自身工作職責,履行好幫扶責任。要以組織建設為保障,加強對村支兩委班子的指導幫助,做到到位不越位。要以產業發展為基礎,增強造血功能,增強村集體經濟發展后勁。要以民生實事為抓手,多為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要以守住底線為根本,確保不發生安全事故,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現象。
多措并舉實現強村富民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重中之重。
產業的發展始終是江垅灣村的一大短板。
市發展改革委(市國動辦)工作隊駐村之前,江垅灣村集體經濟收入只有3萬元左右。怎么盡快把產業做起來,是擺在工作隊面前的一大難題。
工作隊與村支兩委經過反復研究,多次會商,同時又廣泛征求意見,逐步找準了切合村里實際的產業發展之路。
肉牛養殖場是江垅灣村的村集體資產。由于各種原因,養殖場閑置多年,成為村支兩委多年來的一塊心病。
工作隊與村支兩委經過一年多反復宣傳,多方聯系,主動對接,熱情服務,于去年5月份成功引進湖南于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村發展特種養殖業,以資產出租的方式與該公司合作。
公司負責人周東亮告訴記者,目前,該項目是湖南省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種猴繁育項目。項目計劃引進種猴300只,總投資超過1200萬元,于2024年11月正式投入運營,已投入資金380萬元。項目達產后,每年將新增銷售收入320萬元,新增稅收20萬元,新增就業人員10人,每年為村集體增加純收益5萬元。
抓住產業和就業“兩個關鍵”,工作隊一方面為村集體增收創造條件,一方面幫助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促進脫貧人口及監測對象持續增收。2023年10月,江垅灣村村集體勞務公司成立。成立以來已為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6萬元,增加務工人員達50人次以上。
鞏固現有產業同樣重要。當村集體黃桃基地黃桃銷售遇到困難時,工作隊積極向市發展改革委(市國動辦)領導匯報,及時與機關工會對接,已幫助銷售黃桃3000多公斤。同時,繼續抓好光伏發電、山塘水產養殖,為進一步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打下了堅實基礎。
2024年,江垅灣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2萬元,比上年增長70%以上。
真幫實干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有什么事就打這上面的電話。”駐村工作隊制作的便民服務聯系卡,成為工作隊與村民溝通的橋梁,是加深干群關系的融合劑。
“李隊長嗎?我房子后面塌方了,你快來幫我看一下。”2024年6月30日,村里遭遇特大暴雨襲擊。正在彭家組巡邏的駐村工作隊長李向軍接到了已脫貧戶(低保戶)梁國文的求援電話。
李向軍二話沒說,帶領工作隊員和部分村干部立即趟過齊膝深的洪水,冒著瓢潑大雨,步行趕到松坪垅組梁國文家。
經過現場查看、緊急協商,立即幫助梁國文一家4口轉移安置。緊接著,工作隊又與鎮里取得聯系,請住建部門到現場進行勘察處置,避免突發意外狀況。
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工作隊的身影。一年多來,像梁國文這樣通過便民服務卡與工作隊進行聯系、辦事、尋求幫助的村民多達120人次。
2024年7月1日,彭家組年近八十獨自在家的尹春蘭老人看到屋前的鸕鶿江洶涌的洪水逐漸漫過屋場坪,馬上要淹到自家谷倉時,她急得都要哭了。
正當她手足無措時,正在附近巡邏的工作隊員田繼文、陳華接到村民打來的電話后,立即組織附近的鎮駐村干部和村干部趕到,幫助鏟谷、裝袋、搬運。花了40來分鐘,終于將近1000公斤稻谷轉移到安全區域。隨后,他們又把冰箱等家用電器抬到高處。看到腳下逐漸漫上來的洪水,而稻谷和家用電器都已安全,尹春蘭老人激動地連連道謝。
修好群眾牽掛的出村路
“開工了!開工了!我們村的道路終于開工了!”2024年11月26日,在村民自發燃放的鞭炮聲中,隨著一聲“開工”令下,江垅灣村村民奔走相告:他們盼望多年的村主干道提質改造工程項目終于開工建設了。
工作隊經常深入群眾聽民聲,察民意,田間地頭,屋里屋外,到處留下了他們的身影。他們與村民拉家常,擺龍門陣,耐心細致聽取村民的需求和意見建議。
要想富,先修路。江垅灣村進村主干道由于年久失修,全程道路坑坑洼洼,路面破損嚴重,給村民的出行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村民苦不堪言,要求修路的愿望十分強烈。
工作隊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他們多次向市發展改革委(市國動辦)黨組和主要領導匯報,得到了市發展改革委(市國動辦)黨組和有關科室的高度重視。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終于成功申報了國家發改委以工代賑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280萬元,全長7150米,采取村民自建方式進行建設和管理。這條路,既是產業路、致富路,又是平安路、幸福路。該項目將使黃金坳鎮江垅灣村、長潭村、盡遠村、遠垅村等4個村受益,受益人口達5000多人。同時,該項目通過組織本地勞動力和就業困難群體,特別是易地扶貧搬遷人口、已脫貧人口、低收入家庭人口等100多人參加工程建設,發放的勞務報酬將達到90萬元以上,幫助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駐村工作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一年多時間內,積極爭取各類建設資金500多萬元,維修村組道路11300米,維修排水溝渠、水渠1200米,維修水井5處,打深井1口,修建休閑廣場1個,維修太陽能路燈130多盞。
王巴山組和對古垴組地理位置偏僻,深處大山深處,幾乎是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組內進出道路全部是土路,人居環境差,顯得破敗不堪。工作隊爭取資金23萬元,將這兩個組組內道路全部進行了硬化,組里面貌煥然一新。
村里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的進一步完善,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工作隊處處為我們著想,太感謝你們了。”
共同締造構建幸福生活
“省里、市里的醫療專家教授來村里看病了。”2023年10月16日,江垅灣村村委會像趕集一樣熱鬧,村民們早早就趕到這里排隊等候。
應駐村工作隊的邀請,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原神經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李向榮教授和湖南醫藥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等科室的專家專程來到村里,開展“關愛生命健康,助力鄉村振興”義診活動。
專家們熱情接待前來就診的每一位群眾,耐心解答,精心處方,一上午就接診村民近100人。同時,開展免費體檢、免費發放藥品等愛心活動。
村民們高興地說:“真想不到,我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省城專家的貼心服務。”
2024年,工作隊又組織了在外經商的村民回村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愛心捐助活動和義務理發活動。
要讓江垅灣村這個昔日小村莊里的幸福生活成色更足,需要更多村民一起行動起來。
工作隊積極鼓勵在外經商的能人和在村里的種養大戶大力發展種養業,帶動村民發家致富。2024年以來,組織了20名種養大戶和致富帶頭人參加了市區組織的高素質農民培育培訓班,提升他們的就業能力和產業發展能力。
2024年12月,土地沖組在外務工的村民韓海輝,聽說市里有關部門準備舉辦一期高素質農民培育鄉村治理與社會事業發展帶頭人培訓班,他有心參加,但由于報名時間已過,報不了名,情急之下,他找到工作隊,看能否幫忙參加。工作隊通過多方聯系,幫助他實現了這個愿望。培訓期間,他結合自己的心得體會,制作了一個特色農產品推廣課件,受到老師的表揚,并被評為“優秀學員”。
村民韓繼海在懷化經商,有意向回村發展產業。在他的牽頭帶動下,他制作了土地沖組“美麗院落+生態農業+鄉村旅游基地”項目建設計劃書,著手美麗庭院建設。目前,該項目已正式啟動。在該項目剛開始建設時,遇到一些障礙,他及時向工作隊反映,通過工作隊的溝通協調,該項目得以順利實施。
目前,工作隊已動員多名在外經商的村民回村發展民宿民居、種植中藥材、山胡椒、油茶、水稻、水稻制種等,村民村內就業人數和務工收入大幅度增加。
(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補秀梅 通訊員 劉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