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3-14 16:55 信息來源:懷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3月12日至13日,全省醫療器械監督管理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懷化市以《強化信息化建設,推動智慧監管,著力構建醫療器械現代化監管新格局》為題,在會上作典型經驗發言。
▲懷化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坊平作經驗發言
2023年以來,懷化市為解決基層醫療器械監管條線人少事多、監管力量不足等難題,以數字提效,以智慧賦能,推動實施“三大工程”,不斷創新醫療器械安全監管模式,構建“源頭可溯、全程可控、風險可防、責任可究”的醫療器械現代化監管體系,提升監管質效,保障用械安全。
堅持分級監管,實施“固本強基”工程。針對不同產品、不同環節,結合日常監管、產品抽檢、不良事件、投訴舉報、行政處罰等情況,將監管對象按照風險由低到高劃分為一級至四級4個風險等級,風險會商小組定期開展風險會商,實行動態評估、分級監管。市本級152家醫療器械批發企業(含批零兼營)全部納入分級監管范疇,其中四級3家,三級64家,二級70家,一級15家;縣市區1585家醫療器械零售企業納入分級監管范疇,納入率達92%,其中四級5家,三級67家,二級935家,一級578家。按照風險等級,在檢查形式、檢查頻次上實行“差異化”監管,做到“低風險監管不重復、高風險監管不遺漏”,提升監管質效。2023年全市共出動執法檢查人員9000余人次,檢查醫療器械經營企業1500余家次,排查隱患600余處,查辦醫療器械違法案件88起。
堅持智慧監管,實施“數字賦能”工程。以企業分級管理數據為支撐、以安全監管為導向、以一體化建設為手段,融合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等技術,累計投入資金300余萬元,建立了懷化市市場監管非現場監管平臺,溆浦、靖州、洪江市、麻陽等縣市區與市級平臺有效對接,已完成1000余家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試點工作,實現了監管模式從“面對面”到“鍵到鍵”轉變。非現場監管平臺創建了“基礎數據、風險預警、醫療器械監管、檢驗檢測、信用管理、線上監督檢查”6大模塊,實現證照資質信息管理、人員信息管理、進銷存信息管理、溫濕度監控、線上互動等功能,通過云計算對企業不規范、不合法的操作和行為進行系統預警,有效提升了隱患排查和風險防控能力。自系統啟動以來,累計產生預警1700余次,消除安全隱患150余條,線上解決企業問題90余個。
堅持賦碼監管,實施“標桿引領”工程。全力推動醫療器械唯一標識(UDI)工作,制定實施方案,召開全市會議,成立市市場監管局、衛健委、醫保局和各縣市區市場監管局、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為成員單位的工作專班,并舉辦專題培訓,邀請湖南省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湖南分中心、長沙睿展科技有限公司多位權威專家授課,提升全市醫療器械從業人員和監管人員對UDI工作的熟知運用能力。強化示范創建,先后在生產、經營、使用三個環節確定6家標桿單位,多次現場座談推進、調度解決問題,累計解決困難近30個,目前德達醫療(湖南)有限公司對在產的8個產品已全部賦碼;湖南聚億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聯合第三方做好帶碼入庫、出庫,實現產品在流通環節可追溯;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將所有第三類醫療器械實行UDI管理,實現在采購、管理、臨床使用等環節的應用。強化示范引領,組織60余家企業和醫療機構代表先后到多家標桿單位觀摩交流學習,直觀感受各個環節UDI實施的必要性、實施流程、難點和解決辦法,以標桿樣板帶動一批、引領一片。(宣傳與應急反應科 醫療器械監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