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自然災害防治、減災救災專項資金績效自評報告

發布時間:2024-08-02 15:39 信息來源:懷化市應急管理局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概況

1、項目單位基本情況1、項目單位基本情況。懷化市應急管理局為市政府工作部門,機構性質為行政單位,辦公地址為鶴城區府前路市民服務中心A棟6樓。管理方式為公務員管理。內設辦公室(黨委辦公室)、應急指揮中心(科技和信息化科)、人事科、新聞宣傳和教育培訓科、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科、救援協調和預案管理科、火災防治管理科、防汛抗旱科(地震和地質災害救援科)、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科(煙花爆竹安全監督管理科)、礦山安全監督管理科、工貿行業安全監督管理科、安全生產綜合協調科(調查評估和統計科)、救災和物資保障科、政策法規科、規劃財務科、政治部、機關黨委17個內設科室。二級單位包括應急事務中心、執法支隊、專業應急救援支隊、市地震局。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部門及直屬機構經市編委核定的全額編制人數為76個,其中行政編制44個,行政事業編制2個,全額撥款事業編制30個。本部門期末實有在職人數66人。

2、項目的實施依據。根據懷化市行政機構改革三定方案,做好全市自然災害防治、探索應急救援制度建設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實戰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3、項目基本性質、用途和主要內容、涉及范圍。自然災害防治、減災、救災專項資金屬于納入財政預算,并有省級財政補助的專項資金。主要用于自然災害的防治,災害發生后的救援處置,提升防災減災救災實戰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項目績效目標

1、項目績效總目標和階段性目標自然災害防控有序推進,探索應急救援制度建設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實戰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預期主要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對全市森林火災重點區域實施全天候監測,發現并處置火情火警409處。組織市縣干部力量下沉鄉村基層抗災減災,科學應對8輪強降雨天氣過程和極端干旱災害,轉移涉險群眾1.9人,最大限度減少了災害損失,全力推進災后重建。

二、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1)成立績效評價小組

組  長:向子順     黨委書記、局長

副組長:向明華     黨委委員、副局長

黃宏章     黨委委員、副局長

       艾志剛     黨委委員、副局長

        楊  茹     黨委委員、副局長

        王小東     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

成員:各科室、二級機構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楊程宇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負責局績效評價工作的組織與落實,并及時向局黨委及有關部門匯報相關工作進展情況。

(2)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培訓。根據工作計劃組織成員科室開展“績效評價”業務培訓。真實準確填報自評表格數據。

(3)收集相關資料。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時收集各業務科室的自評表格和數據。

(4)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各成員科室上報的自評表格和數據真實、完成、準確的填報“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并根據單位實際撰寫項目績效自評報告。

三、績效評價指標分析情況

(一)項目資金情況分析

1、項目資金到位情況分析。2023年自然災害防治、減災救災專項資金3012.42萬元。

2、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分析2023年使用自然災害防治、減災救災專項資金3012.42萬元。主要用于極端氣候情況下發生的連續水旱災害,對受災群眾進行緊急救助,避免了次生災害的發生,保障了群眾在受災期間的基本生活,確保受災到災后重建過程中的平穩過渡。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分析。2023年自然災害防治、減災救災專項資金,全部用于防災救災,減少次生災害的發生,未違規使用救災專項資金。

(二)項目實施情況分析

1、項目組織情況分析依托通信鐵塔監控和電力系統攝像頭資源對全市森林火災重點區域實施全天候監測,發現并處置火情火警409處。組織市縣干部力量下沉鄉村基層抗災減災,科學應對8輪強降雨天氣過程和極端干旱災害,轉移涉險群眾1.9人,最大限度減少了災害損失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救災資金,全力推進災后重建。堅持固底板、補短板、鍛長板,著力提升應急能力水平,加快推動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不斷深化市、縣、鄉、村四位一體的應急救援體系,全市共有2979支應急救援隊伍,合計10.8萬人。通過應急預案扎實開展應急演練活動,應急部門組織全市行政村、自然院落開展4915場次防汛轉移避險演練。

2、項目管理情況分析2023年自然災害防治、減災救災專項全部用于災害防治和災害發生后的緊急救助救援,降低受災群眾的損失。

(三)項目績效情況分析

1、項目經濟性分析

1)項目成本(預算)控制情況2023年使用自然災害防治、減災救災專項資金3012.42萬元。

2)項目成本(預算)節約情況2023年使用自然災害防治、減災救災專項資金3012.42萬元。

2、項目的效率性分析

1)項目的實施進度按照受災的時間節點,對受災群眾進行及時救助。

2)項目完成質量。通過各級政府的多方努力和該項目的實施,對受災群眾進行了緊急救助,避免了次生災害的發生。

3、項目的效益性分析

1)項目預期目標完成程度該項目主要針對災害防治、減災救災,不可控因素過大。因無法預計災害發生情況,不存在預期目標。

2)項目實施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對全市森林火災重點區域實施全天候監測,發現并處置火情火警409處。組織市縣干部力量下沉鄉村基層抗災減災科學應對8輪強降雨天氣過程和極端干旱災害,轉移涉險群眾1.9人,最大限度減少了災害損失。

四、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附相關評分表)

根據績效目標相關指標,逐一應對指標數進行綜合評價,本項目績效評價指標全部達標,自評分數為100分,評價結果為優秀。

五、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建議。

建議按照“事權從急”的原則和救災工作實際需求,及時撥付救災資金請求。

本單位將在“懷化市應急管理局”官網上公示自評結果。

六、主要經驗及做法、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無。

七、其他需要說明的問題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