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19 10:52 信息來源:懷化市統計局
今年來,芷江縣始終把發展壯大民營企業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有力抓手,創新舉措、綜合施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奮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全縣民營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一、民營經濟基本情況
(一)總體規模持續壯大。上半年,全縣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37.83億元,增長3.3%,比全縣經濟增速慢0.2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65.8%,比一季度下降0.6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分產業來看,一產業增加值8.63億元,增長2.6%,二產業增加值11.63億元,增長3.6%,三產業增加值17.58億元,增長3.5%。
(二)市場消費持續回暖。服務業穩步恢復,市場消費持續回暖。上半年,批發和零售業增長7.5%,住宿和餐飲業增長11.0%。全縣民間投資增長49.4%,比一季度提高25.3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24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比重達67.0%。
(三)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上半年,全縣民營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3家,民營高新企業增加值增長26.3%,占全縣比重為94%。民營企業研發(R&D)經費占全縣企業比重為95.9%。
二、存在的問題
(一)產業鏈條短。民營企業生產的產品科技含量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差。特別是農產品加工企業占比較大,且多為初加工型企業,對經濟貢獻不夠突出,龍頭企業引領作用不強。
(二)項目落地難。受規劃、土地、資金、能評等方面因素影響,民營企業一定程度上存在落地難問題,生態環保要求越來越嚴,若項目手續不全難以動工,導致簽約或引進實施的項目遲遲難以落地。
(三)體制不健全。一些民營企業仍采取的是家族式管理模式,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不健全,導致發展活力不足,難以做大做強。
(四)投資信心不足。受經濟下行、招工難、融資難等多重因素影響,企業投資信心不足,對市場持觀望態度,市場活力不足,實體經濟發展恢復緩慢。
三、對策和建議
(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認真落實中央、省、市、縣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決策部署,切實轉變職能,增強服務意識,努力扶持引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實施“容缺受理+承諾制”審批,簡化辦理環節,加快辦理速度;實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積極探索開展“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和“標準地+承諾制”改革試點,鼓勵小微企業入駐產業孵化園,最大限度降低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前期投入;推動建立區域性中小企業服務發展平臺,為企業項目策劃、融資擔保、經營管理等方面提供服務,在政策性資金上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的支持力度,幫助其占領市場先機、實現做大做強]頂格落實留抵退稅、穩崗留崗、金融信貸等優惠政策,真正讓國企敢干,民企能闖,外企想投,共同營造最優創業環境。
(二)推進聚焦延鏈補鏈。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狠抓重點項目建設,支持更多民營企業投身戰略性新興產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通過集聚發展,促進上下游產業協同,形成產業優勢,推動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逐步完善。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主動融入國家大戰略,抓住先機、主動轉型,加快改造升級技術裝備,大力推進節能和超低排放改造,拓展企業發展空間。
(三)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引導和支持民營企業對接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建立科研成果轉化基金,促進科技力量與產業資本相結合,聯手打造科研成果育成轉化基地和科技企業孵化器,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加大企業自主創新政策支持,鼓勵民營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技術創新企業、創建國家、省和市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加強企業自主品牌建設,參與行業和產品標準制訂工作,引導民營企業走科技引領、創新發展之路。
(四)放大“文旅+”疊加效應。開發更多休閑娛樂項目,聯動重要展會等關鍵消費節點,打造有熱度、有亮點的消費主題活動,擴大活動的影響力和輻射力,發展新客源。二是培養芷江品牌,打造消費新高地。打造知名商圈,引進頭部品牌入駐產業園,充分利用新媒體講好芷江故事,打造和平名片,挑選優質內容在官方平臺進行推廣,培育網紅打卡地。三是提升公共服務品質,營造放心消費環境。提供更為快速、便捷的物流服務,提升生活性物流服務水平。強化監管,暢通消費者投訴渠道,規范市場交易行為,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