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湖南省辰溪抽水蓄能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

發布時間:2023-07-04 12:28 信息來源:懷化市生態環境局

此件公開發布

懷環評〔2023〕20號

懷化市生態環境局

關于湖南省辰溪抽水蓄能電站環境影響

報告書的批復

中電建(辰溪)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你公司呈報的《湖南省辰溪抽水蓄能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及相關資料已收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一、湖南省辰溪抽水蓄能電站位于懷化市辰溪縣。其上水庫位于田灣鎮選場村湖池,沅水一級支流舒溪上游,壩址集水面積0.65km2,下水庫位于修溪鎮八家塘村鎖石坡,沅水一級支流征溪上游,壩址集水面積5.15km2。電站裝機容量1200MW,安裝4臺單機容量為300MW的可逆式水輪發電機組,連續滿發小時數為6h,為一等大(1)型工程。電站上水庫正常蓄水位655.00m,死水位621.00m,調節庫容958萬m3。下水庫正常蓄水位311.00m,死水位283.00m,調節庫容953萬m3。電站最大水頭371.97m,最小水頭303.76m,額定水頭338.00m。電站設計年發電量12.77億kWh,年抽水電量17.03億kWh,年發電利用小時數1064h,年抽水利用小時數1419h。電站建成后主要承擔湖南電網的調峰、填谷、調頻、調相、儲能和緊急事故備用等。

二、工程主要建設內容:上水庫、下水庫、輸水系統、發電廠房等主體工程,施工導流、進場道路(單獨立項,另行組織實施)、上下水庫連接道路、場內交通、施工支洞、施工供水、施工企業(包括砂石、墊層料加工系統,混凝土生產系統,機械設備停放場及修配廠、鋼管加工廠、金結加工與堆放場、鋼筋加工廠等)、施工堆場、施工料源等施工輔助工程,以及移民安置工程和環境保護工程等。工程占地總面積為3901.17畝,其中永久占地面積2560.04畝,臨時占地面積1341.13畝。工程總投資663906.68萬元,其中環境保護投資13751.63萬元。

三、本次評價不包含進場道路、開關站、主變洞以及輸出電纜等建設內容環境影響評價,相關建設內容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另行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并辦理相關行政許可。

四、該項目屬于《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的湖南省“十四五”重點實施項目之一。根據《報告書》評價結論、懷化市生態環境事務中心《湖南省辰溪抽水蓄能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技術評估意見》(懷環事環評〔2023〕23號)、懷化市生態環境局辰溪分局預審意見,在嚴格按照《報告書》所列規模、地點、內容實施,嚴格落實相關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和環境風險防范措施等前提下,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我局原則同意該項目建設。

五、你公司要嚴格落實《報告書》、預審意見以及本批復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和要求,嚴格執行有關環境質量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切實加強生態修復、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管理與維護,確保各類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

六、項目建設和運營中要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嚴格實施施工期環境監理計劃。采用環保的施工方法和工藝,盡量減少地表開挖和擾動,減少對動植物生態環境的破壞,對評價范圍內珍稀保護野生植物金蕎麥和中華獼猴桃及古樹名木采取工程避讓或就地保護措施,必要時異地移栽保護;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復的水土保持方案,科學設置棄渣場,做到先擋后棄;棄渣運至規定的棄渣場,嚴禁向河流傾倒。施工前對表層土壤進行剝離,單獨堆存,施工結束后立即回填,并對施工跡地實施生態修復;加強施工管理,嚴格控制施工場界,不得越界施工破壞周邊生態環境,嚴禁捕殺野生動物。嚴格落實生態流量下泄措施,有效保障壩址下游生態用水,下水庫設置生態放水管,保證下水庫在4月至9月灌溉季節下泄流量不低于0.030m3/s,10月至來年3月下泄流量不低于0.011m3/s。施工期、初期蓄水期應優先保障下游生態用水需求。在征溪萬家垴取水口下方、下水庫生態流量管放水閥后面分別設置1套在線監控設施,實時采集傳輸生態流量監測信息并與管理部門聯網。

2. 嚴格落實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按照工程規范徹底清庫;施工期的砂石加工生產廢水、混凝土系統沖洗廢水、含油廢水、洞室排水等各類生產廢水分別設置廢水處理設施,分類處理后回用或綜合利用;基坑排水經混凝沉淀處理、施工營地和臨時業主營地產生的生活污水經調節池+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處理達標后,分別就近排入舒溪或征溪。電站運行期管理區生活污水沿用施工期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處理達標后外排;發電地下廠房內廁所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由吸糞車定期清運至業主營地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一并處理;地下廠房含油廢水設置油污收集池、油污分離器處理。加強庫周污染源管控,禁止在庫周及上游地區圈養禽畜;禁止在庫周及上游地區興建對水質可能產生嚴重污染的工礦企業;保護庫周植被,涵養水源,控制水土流失,定期打撈和清理,保證庫區水質良好。施工期砂石加工系統及墊層料加工系統廢水、混凝土拌和系統生產廢水執行《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NB/T10491-2021);含油廢水執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20)中車輛沖洗標準;洞室排水執行GB/T18920-2020中綠化用水標準,其中重金屬須達到《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5084-2021)中表1、表2之水田作物控制限值要求;基坑排水、施工營地和電站管理區的生活污水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中一級排放標準。初期蓄水期間應加強庫區及壩下水質監測,發現水質明顯變差應立即停止蓄水,及時查明原因并采取相應治理措施符合相關要求后方可繼續蓄水。

3. 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按照“6個100%”要求,落實施工場地揚塵污染防治措施;施工區按標準100%設置圍墻(擋)封閉施工;運輸道路100%進行硬化;建筑骨料砂石、渣土覆蓋篷布運輸100%;施工區堆放建筑骨料砂石、渣土和裸露土方100%進行覆蓋,按照要求安裝防塵降塵的噴淋(霧)設備;出場車輛100%進行沖洗,不帶泥沙上路;采剝、鉆孔、爆破及裝載、運輸等環節100%濕法降塵作業,按要求使用智能環保渣土車運輸,有效控制作業揚塵對區域大氣環境影響。砂石、墊層料加工系統,混凝土生產系統配備噴淋、噴霧與布袋除塵裝置并全封閉作業,減少粉塵無組織排放,確保混凝土拌和站廢氣執行《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2中水泥制品特別排放限值要求,施工作業場界顆粒物濃度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確保區域環境空氣質量不降低。

4. 嚴格落實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對固體廢物進行分類收集、處理和處置。廢機油、含油污泥、廢含油抹布和手套、廢舊蓄電池等危險廢物污染防治須嚴格執行國家和省危險廢物管理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轉移聯單制度并及時送有資質的單位處理處置。施工期剝離的表土集中堆放在臨時表土堆場內,用于后期綠化覆土利用;施工棄渣送棄渣場處理;施工建筑垃圾按照資源類和處置類進行分類利用或處置,督促施工單位編制建筑垃圾處理方案并報工程所在地城市管理部門備案;生活垃圾收集后運至附近村組垃圾收集點,交由當地環衛部門處理。水庫蓄水前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對淹沒區庫底進行徹底清理,尤其是有毒有害物質須安全轉移,并按有關規定進行妥善處置。蓄水后及時對壩前漂浮物進行打撈清理,盡可能回收利用,不可利用的交由地方環衛部門外運處理。危險廢物暫存須符合《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要求,棄渣場建設須滿足《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要求,并重點做好場外截排水和邊坡防護措施,確保安全穩定堆存,服務期滿后立即進行生態恢復。

5. 嚴格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合理布置施工場地和安排施工時間,選用低噪聲機械設備和工藝,優化高噪聲機械布置,綜合采取減振、吸聲、隔聲等工程措施降噪,運輸車輛途經敏感點附近時要求限速、禁鳴,夜間和午休時間停止非必要的高噪聲設備作業,防止噪聲擾民;做好爆破施工組織,優化爆破工藝,減少噪聲、振動影響。施工期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中的相關排放限值,運營期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

6. 嚴格落實地下水及土壤防治措施。按照“源頭控制、分區防控、污染監控、應急響應”相結合的原則做好地下水及土壤污染防控措施施工中加強地質預報,以疏為主、疏堵結合,做好地下水保護。落實油庫、發電廠房集油坑及事故油池、危險廢物存放等場所地面防滲漏措施,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7. 嚴格落實《報告書》提出的移民安置與專項設施復建環境保護措施。竹林新村移民集中安置點生活污水經化糞池和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達到湖南省地方標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43/1665-2019)表1一級標準后外排用于農田灌溉,分散安置的移民擬建三格化糞池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移民安置點以及分散安置的移民生活垃圾由當地環衛部門負責外運處置。

8. 嚴格落實《報告書》提出的風險防范措施。要嚴格履行環保主體責任,建立環境管理機構和制度,明確環保專業人員和環境保護責任。制定和落實各項監測計劃,就水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性開展長期跟蹤監測,適時納入水利建設項目全過程環境管理體系。適時對監測結果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論進一步優化環境保護措施。強化生態環境風險防范,制定環境應急預案,與當地相關部門建立應急聯動機制,開展應急演練,嚴防突發環境事件發生。

七、該電站設計將生態流量泄放至三家塘水庫庫尾,由三家塘水庫承擔其下游河道生態用水的調節功能,辰溪縣人民政府應加強流域用水管理,采取科學有效的監管及保障措施,制定流域生態調度運行方案,明確落實主體責任、確保工程建設和運營過程中下游水庫及河道的生態用水需求。

八、項目建設必須嚴格執行配套的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你公司在施工招標文件、施工合同和工程監理招標文件中,明確環保條款和責任,環保投資必須納入工程投資概算。蓄水前開展階段環境保護驗收,將生態流量泄放設施及在線監測監控系統、攔魚設施、庫底清理等作為主要驗收內容,驗收合格后方可蓄水。工程建成后,按規定程序開展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九、《報告書》經批準后,若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采用的生產工藝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態破壞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應重新報批環評文件。項目自批準之日起超過五年,方決定開工建設的,應報我局重新審核。項目運行3至 5年,按規定開展環境影響后評價。

十、該項目建設、運營期間的環境監管由懷化市生態環境局辰溪分局負責。你公司自收到本批復后15個工作日內,應將批復及批準的《報告書》送至懷化市生態環境局辰溪分局。

懷化市生態環境局    

2023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