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0-12 08:39 信息來源:懷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省旱糧體系懷化試驗站) 懷化市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1、土質選擇及整地準備:馬鈴薯以收獲薯塊為目標,宜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透氣性良好的砂質壤土,地勢要求光照、通風、灌溉良好,前茬作物以水稻較好,最好不選種植過茄科類、葫蘆科蔬菜和薯類作物的地塊;土壤整理以大型旋耕機旋耕2遍以上為宜,土壤顆粒細碎,無石礫、廢舊膜等雜物。起壟栽培,壟寬1米,壟高0.3米,開好邊溝、圍溝、腰溝,做到溝溝相通,雨停溝干。
2、品種選擇:宜選擇品質好、抗性較強的中早熟脫毒專用品種,推薦我省目前主栽的兩個馬鈴薯品種:
①費烏瑞它:從荷蘭引進,生育期70-80天,早熟,黃皮黃肉,扁橢圓形,前期產量高,成熟期注意防治晚疫病;
②興佳2號:生育期90-100天,中熟,黃皮黃肉,橢圓形,薯塊膨大快,中后期抗性較好。
3、適宜密度:以收獲早期產量為目標的建議每畝8000株,每壟雙行,行距0.7米,株距0.12米,薯芽朝上,排薯最好成三角形;以收獲后期產量為目標的建議每畝5000標,株距0.2米。
4、播種:基肥每畝施100公斤含硫45%復合肥;提前在第二年3月收獲的可以在11月中下旬播種,覆地膜同時蓋單、雙層小拱棚,正常收獲的在12月下旬播種,應覆地膜;薯芽朝上,若種薯較大,將頂芽與側芽分開集中種植,種植行撒噻蟲?氟氯氰顆粒劑預防地下害蟲;播種后將壟整成龜背型,噴精異丙甲草胺芽前除草劑預防治雜草。
5、日常管理:播種后薯芽頂地膜時應及時破膜,在破口處用土覆蓋住,防止漏氣和雜草;下雨天注意清淤排水;防治蚜蟲用吡蟲晽、吡蚜酮等農藥;薯塊露出土面時及時用溝里的土直接覆蓋在地膜上;第二年3-4月雨水較多時,特別注意預防晚疫病,下雨前用烯酰嗎啉、克露(霜脲氰?代森猛鋅)等農藥,交替使用;適時收獲,防止薯皮受傷和觸水,避免加快腐爛。
懷化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省旱糧體系懷化試驗站):朱國華、韓學坤、劉家豪
懷化市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張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