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04 08:40 信息來源:麻陽苗族自治縣文昌閣鄉文昌新村
“這肉燉得真軟和,吃在嘴里,暖在心里!”9 月 1 日下午,湖南省懷化市麻陽苗族自治縣文昌閣鄉文昌新村,98 歲的田奶奶捧著村書記田昌國遞來的飯盒,紅亮的紅燒肉冒著熱氣,老人的笑容里滿是幸福。當天,文昌新村村支兩委牽頭開展 “情暖夕陽?愛心送肉” 活動,為全村 94 位 80 歲以上高齡老人送上精心烹制的紅燒肉,用最樸實的家常味,傳遞黨組織的關懷,也讓 “敬老愛老” 的文明新風在山村間深深扎根。
精心籌備:從選肉到烹制,每一步都藏著 “貼心勁”
“老人們牙口不好、消化弱,選肉必須挑‘五花三層’,肥瘦相間才合適。”9 月 1 日清晨 7 點,田昌國就帶著村干部趕到村里的生鮮肉鋪。案板上,剛宰殺的土豬肉色澤鮮紅、帶著新鮮光澤,幾人徑直走向五花肉區域,彎腰仔細挑選。田昌國一邊用手指按壓肉塊感受彈性,一邊湊近聞味確認新鮮度,“太瘦燉出來發柴,太肥容易膩,這種肉燉透了才會入口即化。”
經過近 1 小時篩選,村干部們按 94 位老人的份額,挑出 170 斤符合標準的五花肉。
上午9點,新鮮的五花肉被順利運到村委會大院。早已等候在此的村民志愿者們立刻圍了上來,大家手腳麻利地搬來干凈案板、拿出鋒利菜刀,迅速分工展開切肉工作。中午 12 點半,第一鍋紅燒肉終于燉好。為了讓老人們吃得舒心,他們特意將肉燉了 1 個半小時,直到肉質軟爛。待所有紅燒肉烹制完成,志愿者們迅速將肉分裝到保溫飯盒中,確保送到老人手中時依舊溫熱。
上門送暖:崎嶇山路上的 “愛心速遞”?
文昌新村地處武陵山脈西晃山北麓,部分老人居住在半山腰的老屋里,下午 2 點半,送肉隊伍集合,田昌國把參與送肉的村干部們分為3 個小組,帶著裝滿紅燒肉的保溫箱,踏上了崎嶇的 “愛心之路”。
村支兩委成員們帶著一碗碗色澤紅亮、香氣四溢的紅燒肉,挨家挨戶走訪老人。第一站來到的是 82 歲的張大爺家,張大爺因身體原因,行動多有不便,日常飲食也較為簡單。當村支兩委成員敲開他家門,把還帶著溫熱的紅燒肉遞到他手中時,張大爺臉上瞬間露出驚喜又感動的神情,他握著村干部的手,激動地說:“真沒想到你們這么惦記我,還特意給我做紅燒肉,太謝謝你們啦!” 村干部們圍在張大爺身邊,和他拉家常,詢問他的身體狀況和生活上的需求,張大爺也打開了話匣子,溫馨的氛圍在屋內彌漫。
接著,另一組則來到龍奶奶家。龍奶奶子女常年在外務工,獨自居住,平時家里少有訪客。聽到敲門聲,龍奶奶開門看到村干部,連忙熱情地招呼大家進屋。“奶奶,這是村里給您做的紅燒肉,您趁熱吃。” 龍奶奶接過飯盒,指尖觸到盒身的暖意,低頭看著里面紅亮油潤的紅燒肉,眼眶瞬間濕潤,渾濁的眼眸里泛起淚光。她用微微顫抖的聲音,一字一句地說:“真是要感謝黨,感謝國家,更要謝謝你們這些村干部,心里裝著我們老人,實實在在為我們做事,這份情我們記在心里啊!”村干部靜靜聽著,輕輕拍了拍龍奶奶的手背安撫。隨后又陪老人拉了會兒家常,細細詢問她最近有沒有哪里不舒服、生活上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直到看到龍奶奶精神狀態很好,家里水電、物資都充足,確認老人生活無虞,幾人才道別,匆匆趕往下一戶老人家中。
當天下午,3 個小組沿著崎嶇山路,穿梭在村里的各個角落,將 94 份紅燒肉一一送到老人手中。每到一戶,村干部都耐心陪老人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近況,小小的保溫盒,裝著滿滿的關懷,溫暖了整個山村的 “夕陽時光”。
薪火相傳:敬老愛老成新風尚?
此次送紅燒肉活動,是村支兩委創新敬老形式的一次嘗試。田昌國說:“這次想用家常美食讓老人們感受到關心,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敬老愛老成為村里的新風尚。此前,村兩委在走訪中也發現,不少老人因為行動不便,家里的衛生長期沒人打掃。還有些獨居老人,平時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日子過得很孤單。針對這些情況,下一步,我們計劃建設村級留守老人幸福院,配備專業的護理人員,每月志愿者上門打掃、陪聊,逢年過節慰問。讓老人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助餐、助醫、助娛的養老服務,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如今,在文昌新村,敬老愛老已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的行動自覺。那一碗碗熱氣騰騰的紅燒肉,不僅溫暖了老人們的胃,更凝聚了村莊溫情,成為鄉村振興中最動人的一抹 “夕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