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懷化市林業局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發布時間:2025-06-30 10:58 信息來源:懷化市林業局

一、項目概況

(一)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主管部門職能

(1)負責全市林業和草原及其生態保護修復的監督管理。擬訂林業和草原及其生態保護修復的政策、規劃、標準并組織實施,按規定起草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組織開展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和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動態監測與評價,統一發布相關信息。

(2)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全市林業和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及造林綠化工作。組織實施林業和草原重點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導、監督各類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培育,指導、監督全民義務植樹、城鄉綠化工作,組織指導林木花卉工作。指導林業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工作。承擔林業和草原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工作。承擔市綠化委員會的具體工作.

(3)負責森林、草原、濕地資源的監督管理。組織編制并監督執行全市森林采伐限額。負責林地管理,擬訂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并組織實施,指導公益林區劃界定和保護管理工作,按權限負責管理國有森林資源。負責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和草原生態修復治理工作,監督管理草原的開發利用。負責濕地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擬訂濕地保護規劃和相關標準,監督管理濕地的開發利用。

(4)負責監督管理石漠化防治工作。組織開展荒漠調查,組織擬訂防沙治沙、石漠化防治及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規劃,擬訂相關標準,監督管理沙化土地的開發利用,組織、指導建設項目對土地沙化影響的審核,組織沙化災害預測預報和應急處置。

(5)負責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監督管理。組織開展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擬訂及調整市級重點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植物名錄,指導陸生野生動植物的救護繁育,棲息地恢復發展、疫源疫病監測,監督管理陸生野生動植物獵捕或采集,馴養繁殖或培植、經營利用,按分工監督管理野生動植物進出口。

(6)負責監督管理各類自然保護地。擬訂各類自然保護地規劃和相關標準,負責國家公園設立、規劃、建設和特許經營等工作,負責省政府委托市政府或市政府直接行使所有權的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的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國土空間用途管制。提出新建、調整各類自然保護地的審核建議并按程序報批,組織審核世界自然遺產的申報,會同有關部門審核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的申報。負責生物多樣性保護相關工作。            

(7)負責推進林業和草原改革相關工作。擬訂集體林權制度、國有林場、草原等重大改革意見并監督實施。擬訂農村林業發展、維護林業經營者合法權益的政策措施,指導農村林地承包經營工作。 開展退耕(牧)還林還草,負責天然林保護工作。

(8)擬訂林業和草原資源優化配置及木材利用政策,擬訂相關林業產業標準并監督實施,組織、指導林產品質量監督,指導生態扶貧相關工作。

(9)指導國有林場基本建設和發展,組織林木種子、草種種質資源普查,組織建立種質資源庫,負責良種選育推廣,管理林木種苗、草種生產經營行為,監管林木種苗、草種質量。 監督管理林業和草原生物種質資源轉基因生物安全、植物新品種保護。

(10)負責落實綜合防災減災規劃相關要求,組織編制森林和草原火災防治規劃和防護標準并指導實施,指導開展防火巡護、火源管理、防火設施建設等工作。組織指導國有林場林區和草原開展宣傳教育、監測預警、督促檢查等防火工作。必要時,可以提請市應急管理局,以市應急指揮機構名義,部署相關防治工作。

(11)監督管理林業和草原資金和國有資產,提出林業和草原預算內投資、財政性資金安排建議,按市政府規定權限,審核市級規劃內和年度計劃內投資項目。參與擬訂林業和草原經濟調節政策,組織實施林業和草原生態補償工作。

(12)負責林業和草原科技、教育和外事工作,指導全市林業和草原人才隊伍建設,組織實施林業和草原國際交流與合作事務,承擔濕地、防治荒漠化、瀕危野生動植物等國際公約履約工作。

(13)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14)職能轉變。市林業局要切實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加強森林、草原、濕地監督管理的統籌協調,大力推進國土綠化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加快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統一推進全市各類自然保護地的清理規范和歸并整合,構建統一規范高效的國家公園體制。

2.項目決策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關于切實做好全省森林防滅火工作的緊急通知》(湘應急聯〔2020〕1號)、《湖南省全民義務植樹實施細則》(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5號)、《懷化市人民政府關于〈湖南省懷化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9-2030)的批復》(懷政函〔2019〕114號)《湖南省林業局辦公室關于做好2021年省級生態廊道建設的通知》(湘林辦造[2021]2號)、《關于印發<國家儲備林貸款業務規程(試行)>》(辦規字〔2020〕67)、《國家儲備林建設規劃(2018-2035年)》、《關于選派鄉村振興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實施方案》的通知(懷辦發電〔2021〕22號)、《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關于認真組織開展2023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通知》(湘宣電〔2023〕30號)、《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2023年真抓實干督查激勵有關工作的通知》《2024年湖南省林長制工作考核方案》《國家林草局關于印發<全國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懷化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紀要(〔2023〕第9次)、《關于印發<懷化市市本級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懷林〔2023〕44號)、《關于加快推進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懷辦發〔2022〕1號)

項目立項申報依據充分,程序規范,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和相關政策,專項資金申請、設立過程符合相關要求。預算編制科學、資金分配合理。預算編制經過科學論證、有明確標準,資金額度與年度目標相適應。

3.資金管理制度及執行情況

嚴格執行《懷化市市本級政府投資項目工程預結(決)算管理辦法》 (懷政辦發〔2023〕10號) 、《懷化市本級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監督實施辦法》(懷委審[2021]1號)等規定,對林業專項資金的管理與使用,制定了《懷化市林業局關于進一步加強林業專項資金管理的通知》堅持量入為出的原則,制定績效目標,根據項目施工進展情況,合理安排項目資金使用,使項目資金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設立項目資金專戶,與其他項目分開核算,保證專款專用,保證項目資金使用規范安全有保障,執行法人負責制等,嚴格專項資金審批制度,對施工費用不另立名目,不挪用、不拖欠、不截留、不滯留項目資金。會計信息質量真實,嚴格執行會計法等財經紀律,按照相關會計規則處理會計業務,實行分類記賬,獨立核算,真實反映項目資金管理使用的動態過程。

(二)項目績效目標

1.項目主要內容

(1)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經費主要用于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和搶救復壯,懷化樹王圖冊編輯,鄉村綠化提質,創森調研和宣傳,一迎三創工作等費用支出

(2)義務植樹經費主要用于支付義務植樹活動過程中的苗木采購、挖穴整地、差旅、租車等費用支出

(3)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經費主要用于支付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培訓等工作督導檢查及日常辦公經費開支

(4)林長制工作經費主要用于調研、巡林、宣傳、會議、培訓等,高位推動林長制工作做優做實

(5)草原管理及生態廊道建設工作經費主要用于草原管理及生態廊道建設項目的開展實施和驗收管理

(6)國家儲備林貸款項目建設及林業碳匯工作經費主要用于國儲林項目外出培訓學習、調研等開支

7鄉村生態振興及林業特色產業發展主要用于鄉村振興駐村林業產業項目的支持與對口扶貧點的扶貧工作經費

8懷化市森林防火監測系統服務費主要用于懷化市森林防火監測系統建設

9森林防火及基礎能力提升經費主要用于森林防火基礎設施提升、森林防火車輛、值班等工作督導檢查及日常辦公經費開支。

10林業改革工作經費主要用于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項目差旅、印刷等工作經費。

(11)油茶品牌建設與產業服務補助項目主要用于支付油茶品牌建設與推廣、多元化宣傳和技術培訓與執法檢查等工作督導檢查開支。

(12)林業工作專項業務費主要用于支付全省國有林場職業技能大賽等費用。

(13)油茶產業發展主要用于支付推進油茶新造油茶低改等項目實施,提供業務指導和技術服務工作經費。

(14)林業有害生物及松材線蟲防治經費主要用于支付開展相關檢查,督導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和檢疫執法工作,應用無人機核查縣市區松材線蟲病枯死木的普查和清除情況。

2.項目具體績效目標

市級專項績效指標按成本指標、產出指標、效益指標、滿意度指標分設一級指標,設置經濟成本指標、社會成本指標、生態環境成本指標、數量指標、質量指標、時效指標、經濟效益指標、社會效益指標、生態效益指標、可持續影響指標、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二級指標,再依據每個專項的績效目標任務和建設標準設置相應的三級指標明細。

(1)總體目標:在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林長制、油茶新造畝數、儲備林建設開發上取得新突破,確保林長制考核優秀,全年無較大森林火災發生、無安全事故發生,森林病蟲害防治有效,林業資源管理邁上新臺階。

(2)具體目標: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經費績效目標為到2030年,切實提升城鄉綠化美化質量、改善城鄉人居環境,使全市森林生態體系更完善、森林服務體系更健全、林業產業體系更發達、森林生態文化體系更繁榮、森林管理支撐體系更堅實;義務植樹經費績效目標為2024年完成市直機關義務植樹基地30畝,并加大對義務植樹活動的宣傳力度;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經費績效目標為組織指導全市野生動植物執法,全市開展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監測、保護、修復等工作,全市開展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等工作,協助市本級野生動物救護站點建設及指導野生動物救護工作,開展保護野生動物的宣傳、培訓工作;林長制工作經費績效目標為進一步完善林長制工作體系,嚴守資源底線。切實維護好生態安全、生物安全,不斷完善林長責任體系、制度體系,深入推進林長履職規范化,充分發揮林長制督查考核“指揮棒”作用,健全完善“一長四員”源頭管護體系,加強護林員管理,提升管護能力,爭取獲得省林長制考核優秀單位;草原管理及生態廊道建設工作經費績效目標為督促、指導開展草原生態保護修復及草原普法宣傳活動,省級生態廊道建設,同步推進市、縣生態廊道建設。國家儲備林貸款項目建設及林業碳匯工作經費績效目標為穩步推進全市國儲林項建設,督導洪江市、芷江縣、溆浦縣等國儲林項目試點縣試點進度,召開工作會議,部署工作和項目培訓,完成懷化市湖南省2024年度湘林碳票應用先行區名單申報并制定工作方案,指導會同、通道縣申報湖南省湘林碳票項目儲備1萬畝;鄉村生態振興及林業特色產業發展績效目標為為我市特色產業及生態懷化建設提供科技支撐,助推鄉村產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加大對鄉村振興駐村林業產業項目支持等的保障;懷化市森林防火監測系統服務費績效目標為對森林防火監測系統進行維護,保障系統正常運行;森林防火及基礎能力提升經費績效目標為森林火災的受災率不超過0.9‰,不發生重特大以上森林火災,森林防火各項工作順暢,森林防火形勢平穩。林業改革工作經費績效目標為完成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省級試點任務,打造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亮點工作,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增強集體林權集體林業改革發展活力; 油茶品牌建設與產業服務補助項目績效目標為開展懷化油茶產業相關廣告宣傳,組織懷化相關油茶企業參加展覽和推介會,擴大品牌影響力,開展懷化市油茶產業技術培訓班,提升林農有關油茶的理論和實踐水平;林業工作專項業務費績效目標為保障我局在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全面推行林長制、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國家儲備林建設、森林防火、自然保護地管理、森林病蟲害防治、林業產業發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等事關生態安全和群眾利益的工作中,產生的人員剛性支出缺口及單獨院落管理支出缺口;油茶產業發展績效目標為指導縣市區完成3萬畝油茶新造、10萬畝油茶低改任務,組織縣市區完成中央、省級、市級財政油茶項目申報,并指導項目按政策要求實施,力爭全市油茶全產業鏈產值增長8%以上,油茶及其他油料產業鏈考核取得良好以上等次;林業有害生物及松材線蟲防治經費績效目標為組織開展松材線蟲病除治,控制擴散蔓延,組織開展本土主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省下發指標2.98‰以下,松材線蟲病疫區不增加、發生面積不增加。

3.分析評價

項目立項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和相關政策規定,符合行業發展規劃和政策要求;預算支出申請、設立過程符合相關要求;績效目標設定符合客觀實際;績效指標設定清晰、細化、可衡量;預算支出投資額與工作任務匹配;資金分配測算有依據、分配額度合理、合規。

(三)項目自評步驟及方法

根據《懷化市財政局關于開展2024年度市級預算部門績效自評和部門評價工作的通知》(懷財績〔2025〕32號)文件要求,我單位領導高度重視,組織專門人員及相關科室,對2024年市級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完成情況進行真實、準確、客觀的自評,具體工作開展情況如下:

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對財政資金績效自評工作,我局領導高度重視,由分管財務的局領導主持召開了專門會議,將專項績效自評工作落實到相關二級單位以及相對應的部門,規財部門綜合管理和匯總,層層抓落實。

抽調專門力量,認真做好自評。責任單位和科室安排專門業務骨干人員,根據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共性指標內容,通過查閱資料、實地查看、報賬支出等對每一項專項工作的完成情況、完成質量、預期產生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進行詳細地自評和分析。規財部門組織人員對本級林業專項資金管理、使用、預算執行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和評價分析,并對各科室提供的自評材料進行再次自評,以確保自評質量。

二、項目資金申報及使用情況

  (一)項目資金申報及批復情況

(1)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經費年初申報100萬元,財政批復100萬元

(2)義務植樹經費年初申報20萬元,財政批復10萬元

(3)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經費年初申報10萬元,財政批復10萬元

(4)林長制工作經費年初申報100萬元,財政批復100萬元

(5)草原管理及生態廊道建設工作經費年初申報20萬元,財政批復10萬元

(6)國家儲備林貸款項目建設及林業碳匯工作經費年初申報100萬元,財政批復50萬元

7鄉村生態振興及林業特色產業發展年初申報20萬元,財政批復10萬元

8懷化市森林防火監測系統服務費年初申報200.7萬元,財政批復200.7萬元

9森林防火及基礎能力提升經費年初申報75萬元,財政批復75萬元

10林業改革工作經費年初申報60萬元,財政批復30萬元

(11)油茶品牌建設與產業服務補助項目年初申報30萬元,財政批復30萬元

(12)林業工作專項業務費年初申報235萬元,財政批復117.5萬元

(13)油茶產業發展經費年初申報100萬元,財政批復40萬元

  (14)林業有害生物及松材線蟲防治經費年初申報20萬元,財政批復20萬元

  (二)資金計劃、到位及使用情況

1.資金計劃

2024年市財政年初預算項目資金共計803.2萬元,其中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經費100萬元,義務植樹經費10萬元,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經費10萬元,林長制工作經費100萬元,

草原管理及生態廊道建設工作經費10萬元,國家儲備林貸款項目建設及林業碳匯工作經費50萬元,鄉村生態振興及林業特色產業發展10萬元,懷化市森林防火監測系統服務費200.7萬元,森林防火及基礎能力提升經費75萬元,林業改革工作經費30萬元,油茶品牌建設與產業服務補助項目30萬元,林業工作專項業務費117.5萬元,油茶產業發展40萬元,林業有害生物及松材線蟲防治經費20萬元。

2.資金到位

2024年市級專項資金803.2萬元,全部及時到位。

3.資金使用

2024年,我局市級財政林業專項資金803.2萬元,已使用556.07萬元,結余247.13萬元,具體項目為:

1.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經費100萬元,已使用78.21萬元,結余21.79萬元,主要用于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和搶救復壯,懷化樹王圖冊編輯,鄉村綠化提質,創森調研和宣傳,一迎三創工作等費用支出

2.義務植樹經費10萬元,已使用完畢,主要用于支付義務植樹活動過程中的苗木采購、挖穴整地、差旅、租車等費用支出

3.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經費10萬元,已使用5.74萬元,結余4.26萬元,主要用于支付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培訓等工作督導檢查及日常辦公經費開支。

4.林長制工作經費100萬元,已使用73.27萬元,結余26.73萬元,主要用于調研、巡林、宣傳、會議、培訓等,高位推動林長制工作做優做實。

5.草原管理及生態廊道建設工作經費10萬元,已使用5萬元,結余5萬元,主要用于草原管理及生態廊道建設項目的開展實施和驗收管理。

6.國家儲備林貸款項目建設及林業碳匯工作經費50萬元,已使用33.34萬元,結余16.67萬元,主要用于國儲林項目外出培訓學習、調研等開支。

7.鄉村生態振興及林業特色產業發展10萬元,已使用6.97萬元,結余3.03萬元,主要用于鄉村振興駐村林業產業項目的支持與對口扶貧點的扶貧工作經費。

8.懷化市森林防火監測系統服務費200.7萬元,已使用完畢,主要用于懷化市森林防火監測系統建設。

9.森林防火及基礎能力提升經費75萬元,已使用51.26萬元,結余23.74萬元,主要用于森林防火基礎設施提升、森林防火車輛、值班等工作督導檢查及日常辦公經費開支。

10.林業改革工作經費30萬元,已使用14.23萬元,結余15.77萬元,主要用于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項目差旅、印刷等工作經費。

11.油茶品牌建設與產業服務補助項目30萬元,已使用完畢,主要用于支付油茶品牌建設與推廣、多元化宣傳和技術培訓與執法檢查等工作督導檢查開支。

12.林業工作專項業務費117.5萬元,已使用6.66萬元,結余110.84萬元,主要用于支付全省國有林場職業技能大賽等費用。

13.油茶產業發展40萬元,已使用24.31萬元,結余15.69萬元,主要用于支付推進油茶新造油茶低改等項目實施,提供業務指導和技術服務工作經費。

14.林業有害生物及松材線蟲防治經費20萬元,已使用16.37萬元,結余3.63萬元,主要用于支付開展相關檢查,督導林業有害生物的防治和檢疫執法工作,應用無人機核查縣市區松材線蟲病枯死木的普查和清除情況。

  (三)項目財務管理情況

對林業專項資金的管理與使用,堅持量入為出的原則,制定績效目標,根據項目施工進展情況,合理安排項目資金使用,使項目資金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設立項目資金專戶,與其他項目分開核算,保證專款專用,保證項目資金使用規范安全有保障,執行法人負責制等,嚴格專項資金審批制度,對施工費用不另立名目,不挪用、不拖欠、不截留、不滯留項目資金。會計信息質量真實,嚴格執行會計法等財經紀律,按照相關會計規則處理會計業務,實行分類記賬,獨立核算,真實反映項目資金管理使用的動態過程。

三、項目實施及管理情況

  (一)項目組織架構及實施流程

懷化市林業局(機關)內設科室為:辦公室、人事教育科、規劃財務科、森林資源管理科、自然保護地和野生動植物管理科、造林綠化科、森林草原防火科。非獨立核算的事業站室有:市林業綜合服務中心、市林業改革發展服務中心、市國有林場和森林公園服務站、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市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2024年年末編制數99人,其中行政編制27人(含機關工勤編1名)、事業編制72人。年末實有人數159人,實際在職人員94人(行政人員26人、事業人員68人),退休人員65人。

單位加強內控管理,加強監管機制,各部門協作,嚴格按照各項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單位制度來實施項目,進行專項資金管理,項目由單位統一管理,年度統一制定專項支出計劃,分別落實到業務部門負責具體的管理實施。

  (二)項目管理情況

嚴把質量關。一是嚴格按照項目批復、作業設計和實施方案組織項目實施。二是推行政府采購制度和項目工程專人負責制,對項目工程所需設備、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行政府采購和招標制度,并建立事先、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督機制。三是健全項目質量保證體系,實行項目責任終身負責制、質量責任追究制,并成立項目工程督查和質檢小組,對各項目施工中的各環節采取分工序檢查驗收的辦法,嚴把項目質量關。

  (三)項目監管情況

(1)建立健全建設項目管理制度和廉政責任制度。通過簽訂建設項目管理協議、廉政責任書等,明確各方在項目決策程序和執行過程中的責任、權利和義務,以及反腐倡廉的要求和措施等。

(2)建設項目立項、預算編制和招標等應當嚴格遵循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符合國家政策導向和單位實際需要。經單位內部職能部門聯合審核后,由領導班子集體決策,重大項目還應經過專家論證。任何部門不能包辦建設項目全過程,嚴禁任何個人單獨決策或者擅自改變集體決策意見。決策過程及各方面意見應當形成書面文件,與相關資料一同妥善歸檔保管。

(3)單位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設置會計賬簿,對建設項目進行核算。如實記載業務的開展情況,妥善保管相關記錄、文件和憑證,確保建設過程得到全面反映。

(4)實行國庫集中支付的建設項目,按照財政國庫管理制度相關規定,根據項目支出預算和工程進度辦理資金支付等相關事項。按照審批單位下達的投資計劃(預算)專款專用,按規定標準開支,嚴禁截留、挪用和超批復內容使用資金。

(5)項目竣工后,按照規定的時限辦理竣工決算,并根據批復的竣工決算和有關規定辦理建設項目檔案和資產移交等工作。經批準的投資概算是工程投資的最高限額,未經批準不得突破,杜絕超規模、超概預算現象的發生。加強項目竣工決算審計工作,未經竣工決算審計的建設項目,不得辦理資產驗收和移交手續。

(6)單位內部定期和不定期檢查、評價建設項目管理的薄弱環節,如發現問題,應當及時整改。

四、項目績效情況

  (一)項目完成情況

  (1)經濟成本

整體成本控制計劃完成小于等于項目預算,已全部完成;人工種草成本計劃完成小于等于300元/畝,實際完成300元/畝。

(2)社會成本

全民環境保護宣傳成本節約率計劃完成≥0%,已全部完成。

  (3)生態環境成本

生態環境成本指標計劃完成≥0%,已全部完成。

  (4)數量指標

國土綠化數計劃完成≥34萬畝,實際完成58.06萬畝;林長巡林次數計劃完成≥2次,實際完成2次;油茶新造低改數計劃完成≥10.7萬畝,實際完成18.98萬畝;義務植樹計劃完成30畝,實際完成110畝;湘林碳票項目儲備計劃完成1萬畝,已全部完成;林業科技推廣項目數量計劃完成2個,已全部完成;油茶宣傳與產業服務次數計劃完成8次,已全部完成。

  (5)質量指標

林業有害生物成災控制率計劃完成≤2.98‰,實際完成0.16‰;森林火災受害率計劃完成≤0.9‰,實際完成0%;生態補償資金撥付率(中央、省級)計劃完成100%,已全部完成。

  (6)時效指標

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當年完成率計劃完成100%,已全部完成;林業科技推廣項目完成率計劃完成100%,已全部完成。

  (二)項目效益情況

  (1)經濟效益

產業發展示范帶動作用明顯,將進一步為山區群眾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村振興建設。

  (2)社會效益

提高全民環境保護意識。

  (3)生態效益

通過增綠擴量、森林提質、生態修復等方式,提高全市森林覆蓋率,有利于保護森林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穩定性和生物多樣性,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為廣大人民創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優美環境,建設生態文明城市。

  (4可持續影響

促進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林區森林經營水平有效提高,保障我市木材和生態安全的重大舉措,為全面保護天然林提供可靠的資源支持。

  (5)滿意度情況

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90%。

   五、評價結論及建議

(一)評價結論

經過自評,綜合評價情況良好,詳細評價結果與標準詳見相關評分表。

(二)存在的問題

(三)相關建議

附件:1、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

          2、項目支出自評結果匯總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