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縣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發布時間:2022-04-15 16:03信息來源:懷化市統計局

2021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治污染、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全縣經濟穩中向好、穩中有進,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初步測算,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200.3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4%。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4.83億元,增長9.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4.56億元,增長9.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00.93億元,增長7.4%。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構成由上年的23.1%、24.4%和52.5 %調整為22.37%、27.26%50.37%。 

二、農林牧漁業

2021年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 76.67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其中:農業產值32.24億元,同比增長 1.0%;林業產值6.52億元,同比增長4.6%;畜牧業產值 34.19億元,同比增長21.6%;漁業產值1.93億元,同比增長13.5%;農業服務業產值1.78億元,同比增長6.8%。

全縣糧食播種面積54.72萬畝,產量36.65萬噸,同比增長1.3%;全縣油料播種面積31.24萬畝,產量3.30萬噸,與去年增長4.6%;全縣果園總面積11.71萬畝,水果總產量21.34萬噸,同比下降4.5%。

全年生豬出欄94.1萬頭,同比增長32.9%;家禽出籠552.1萬羽,同比下降4.3%。全年水產品產量10616噸,同比下降0.28%

全縣年末擁有各類農用機械總動力82.4萬千瓦,擁有各類拖拉機1161臺。

三、工業和建筑業

年末全縣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103家,全年總產值與增加值比上年分別增長 14.1%和10.1 %。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8.5億元,同比增長18.7%;實現利潤 3.2億元,同比增長42.7%;上繳稅金 3.2元,同比增長103.8%。

   年末縣內有資質等級建筑業企業13家,實現總產值30.00億元,同比增長13.8%。

202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減%

花崗石建筑板材

萬平方米

3957.01

26.1

服裝

萬件

71.60

-12.2

水泥

萬噸

197.86

51.7

硅砂

萬噸

2180.30

-1.1

罐頭

萬噸

3.91

14.8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6.13億元,同比增長11.4%。其中產業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53.6%,同比增長53.6%;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56.3%,同比增長1.9%;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17.4%,去年同期占比6.2%。

五、國內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5.6億元.,同比增長14.03%。分行業看,批發業銷售總額17.56億元,增長11.66%;零售業銷售總額39.34億元,增長13.37%;住宿業營業總額6.0億元,增長14.67%;餐飲業營業總額12.7億元增長19.38%。

全年億元以上集市貿易成交額完成10048萬元,同比增長0.4%。年末全縣共有規模以上商貿企業35家,同比下降5.41%。

六、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2021年全縣財政總收入10.7億元,同比增長10.07%。其中:上劃中央收入 2.6億元,同比下降1.09%;全年各項稅收收入8.7億元,同比增長9.07%;地方一般預算收入7.4億元,同比增長15.76%。財政總支出79.5億元,同比增長8.78%,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支出64.5億元,同比增長6.06%。一般預算支出中教育支出為12.1億元,同比下降9.88%,而農林水事務、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等四大民生支出分別為11.8億元、8.5億元和10.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8%15.51%和10.47%。

2021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15.9億元,比年初增加33.2億元,增長10.3%。其中:居民儲蓄余額283.2億元,比年初增加32.3億元,增長12.9%。年末各項貸款余額176.1億元,比年初增加27.2億元,增長18.7%。

全縣保險業務總收入5.2億元,同比增長0.9%;保險業務總支出1.7億元,同比增長12.8%。

七、交通、郵電

全縣境內擁有公路總里程為3288公里。其中國道190公里、省道275公里、縣道338公里、鄉道583公里、專用公路68公里、村道1834公里。截至2021年底縣內注冊擁有各類機動車127098輛,其中:大小型汽車33992輛,大型汽車277輛,摩托車92657輛,小型新能源車172輛。郵電通訊業穩定發展。年末固定電話用戶0.29萬戶,移動電話用戶58.78萬戶,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16.36萬戶。全年郵電業務總收入完成9903.5萬元

八、教育

教育事業穩步推進。2021年全縣共有基礎教育校(園)數220所,在校生147633人,其中:小學30,在校生68455人;初中52所、在校生32077人;高中8所、在校生13330人;職業中專2所,在校生7775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510人;幼兒園129所,在校生25486人。全縣專任教師8589人,其中:小學教師4110人,中學教師2256人,職中教師303人,特殊教育學校教師26人,幼兒園教師1058,高中教師836人。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穩定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步健全,全縣有圖書館 1所,紀念館2所,文化館(站)45個,影劇院3家,電視轉播、發射臺1個,電視覆蓋率達100%,電視覆蓋人口75.49萬,廣播覆蓋人口75萬。

2021年末全縣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總數為809 個,其中綜合醫院13個、專科醫院4個、中醫醫院 1 個,公共衛生機構4個,分別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1個、皮膚病防治所1個、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1個,鄉鎮衛生院43個。實有床位6667張,其中:縣人民醫院1634張、中醫醫院695張、鄉鎮衛生院1718張,其他醫療機構2620張。共有衛生技術人員4998名,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762人、主任及副主任醫師208名、主治醫師486名。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公安人口統計年報顯示,2021年末我縣總戶數29.6萬戶,戶籍人口為 93.7萬人其中:男性人口49.38萬人, 女性人口44.34萬人, 分別占總人口的 52.7%和 47.3%2021年度全縣出生人口6549人, 出生率為6.97‰;死亡人口7815人,死亡率為8.32‰;全年凈增人口-1266人,按戶籍登記計算的自然增長率為-1.35‰。按人口年齡段分:18歲以下21.9萬人、18—60歲 54.1萬人、60歲以上17.7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 23.4%、57.7%和18.9%。據國調住戶抽樣調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32元,同比增加2014元,增長7.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44元,同比增加1491元,增長10.8%。

十一、社會保障和救助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城鎮新增就業4460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271人;下崗再就業2260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908人。

年末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總人數31.68萬人,繳費收入4756萬元。年末企保參保總人數3.05萬人,繳費收入8885萬元。年末機關社保參保總人數1.6萬人,繳費收入2.52億元。年末工保參保總人數4.24萬人,繳費收入1621萬元。年末失業保險參保總人數1.35萬人,繳費收入269.13萬元。年末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80.65萬人,參保金額2.16億元

城鄉社會救助水平不斷提升,2021年,提供住宿的社會工作機構29個,其中養老機構28個,提供住宿的社會工作機構床位1761個,其中養老機構床位1729個,不提供住宿的社會工作機構和設施總數366個,其中服務機構和設施總數366個,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263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7975人。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12.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8%。縣內生態環境良好,2021年末優良以上空氣質量達標率為97.5%,地表水達到Ⅲ類或優于Ⅲ類水體比例為100%。

2021年,全縣累計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1起,死亡11人,與2020年同期相比均上漲83.3%、無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其中,道路運輸事故10起,死亡10人,同比分別上漲100%;鐵路運輸事故:1起,死亡1人,凈增1起、1人。全縣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數為 0.055 ,全縣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055人。

注:(1)本公報所列各項數據均為年度初步統計數據。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工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人口數為公安部門統計的戶籍人口數。

(4)規模以上工業統計指標范圍為銷售產值2000萬以上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統計指標范圍為500萬以上項目。

     (5)本公報中非統計部門口徑的數據均來自直相關部門


    撰稿:溆浦縣統計局

    復審:胡少華

    終審:廖文忠